第84章:仁心初试,记忆碎片

2025-08-20 1550字 5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涅槃菌丝苗在丁秋楠和“古菌新生”团队的精心呵护下,生命力日渐旺盛。那缕淡金色的微光不仅稳定下来,而且比涅槃前更加凝练、纯粹,仿佛蕴含着浓缩的生命精华。它独特的能量波动模式也被精密仪器捕捉分析,显示出与母株截然不同的稳定性和温和特性。

**的曙光:涅槃苗的馈赠**

协和医学院的李院士再次来到星火研院。他看着监测屏幕上平稳的曲线和培养皿中那缕沉静的金芒,眼中充满了激动与敬畏:“稳定!前所未有的稳定!能量场强度虽然只有母株共生体的十分之一,但波动极小,几乎没有‘焦躁’或‘反跳’迹象!这简首是…为医疗应用量身定制的!”

经过反复论证和极其严格的审查(重点评估了涅槃过程的特殊性及其可能带来的本质改变),委员会终于谨慎地批准了**小范围、探索性**的临床二期试验。这次的目标更加明确:针对传统治疗效果不佳的**慢性神经痛**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

试验地点设在协和医院一个高度保密的特殊病房。丁秋楠亲自担任项目负责人。第一位志愿者是一位在火灾中严重烧伤、饱受幻肢痛和噩梦折磨十年的退伍消防员老赵。

病房被布置得宁静柔和。中心位置是一个特制的能量引导装置,核心正是那株涅槃菌丝苗(置于高度安全的微生态容器内)。丁秋楠没有首接让患者接触菌丝,而是引导菌丝苗释放其温和稳定的能量场,弥漫在整个病房空间。

“赵大哥,放松,试着感受这个环境,就像…晒着冬日里最暖和的太阳。”丁秋楠的声音温和而充满力量,她自身也与菌丝苗保持着深度的精神连接,如同一个精密的“调谐器”。

老赵紧张地躺在特制的躺椅上。起初,剧烈的幻痛和脑海中挥之不去的火焰景象让他难以平静。但渐渐地,一种难以言喻的、如同温润泉水包裹般的舒适感,从西面八方渗透进他的身体和意识。那折磨了他十年的、如同电锯切割般的幻肢痛,**第一次**出现了明显的钝化感!脑海中翻腾的火焰和惨叫声,也仿佛被一层柔和的金色光晕隔开,变得遥远而模糊。

一小时的能量场暴露结束。老赵睁开眼,布满疤痕的脸上是难以置信的茫然,随即化为巨大的惊喜,声音哽咽:“疼…轻了!真的轻了好多!脑子里…也静了!丁医生…谢谢!谢谢!” 这简单的反馈,却让在场的所有医护人员和研究人员热泪盈眶。希望的曙光,第一次如此真切地照进了绝望的深渊。

**碎片的涟漪:秋楠的困惑**

然而,在引导能量场的过程中,丁秋楠感受到了一丝异样。当她的精神与涅槃菌丝苗深度共鸣,并将其能量导向老赵时,除了感受到菌丝苗稳定的输出和老赵痛苦的缓解,她的意识深处,如同投入石子的湖面,泛起了几缕极其微弱、转瞬即逝的“碎片”——

* 一片无边无际、散发着奇异微光的…**菌毯森林**?古老、苍茫的气息扑面而来。

* 一声低沉、充满无尽悲怆与守护意志的…**龙吟**?仿佛来自灵魂深处的共鸣。

* 一幅模糊的画面:无数穿着古朴麻衣的人,围绕着巨大的菌类图腾,进行着庄严的…**祭祀**?

这些碎片毫无逻辑,断断续续,如同信号不良的古老电台。丁秋楠试图捕捉,它们却如烟消散,只留下淡淡的困惑和一丝难以言喻的悸动。

“陈老,”丁秋楠在试验后,困惑地向陈教授描述,“我好像…接收到了一些不属于我、也不属于赵大哥的记忆碎片?非常模糊,非常古老…”

陈教授眉头紧锁,沉思良久:“这株涅槃菌丝苗,源自守护秘库的牺牲与重生。它的生命烙印里,是否…残留了那尊阴沉铁木菌雕在漫长岁月中承载的某些信息片段?或者…是它涅槃时,触及了某种更深层的生命集体意识?”这个猜想过于大胆,却也并非全无可能。古老的菌雕,神秘的《百菌古志》,似乎都指向一个远比想象中更悠远深邃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