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狮城暗礁隐,情谊试金石

2025-08-20 2483字 5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新加坡,【星火·味境】的火爆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涟漪迅速扩散至整个东南亚餐饮界。预订排期长、媒体赞誉不绝、食客趋之若鹜,这本是星火期望的局面。然而,巨大的成功也引来了觊觎与暗流。

**暗礁初现:虾酱风波**

开业不到两周,一个周末的晚餐高峰时段,【味境】后厨爆发了激烈争执。主厨刘明脸色铁青,指着供应商刚送来的一批“顶级虾酱”,对着负责本地采购的林氏企业代表陈经理怒道:“陈经理!你看看!这色泽、这气味!和我们之前试用的样品完全是两回事!又咸又腥,还带着一股子酸败味!这种劣质货色,怎么能用在‘星洲胡椒菌皇汤’里?它会毁了整锅汤的灵魂!”

陈经理是个圆滑的中年人,擦了擦额头的汗,辩解道:“刘主厨,消消气!现在整个新加坡都在抢购顶级虾酱,货源紧张啊!这批次是稍微…嗯…风味独特了点,但绝对是正规厂家出品!林氏合作的供应商,信誉还是有保障的嘛!稍微调整下配方,中和一下?”

“调整配方?”刘明的声音陡然拔高,引来周围厨师和侍应生的侧目,“‘星火·臻味’的核心是什么?是食材本味与科技赋能的完美融合!是极致的标准!用这种虾酱,就是砸我们自己的招牌!砸星火的招牌!这锅汤,今天绝对不能上!”他态度强硬,首接下令将这批虾酱封存退货。

冲突很快上报到坐镇新加坡的沈怀瑾和南易处。沈怀瑾立刻展开调查。反馈很快汇集:

1. **货源确实紧张:** 受近期天气影响,优质虾酱产量锐减。

2. **供应商疑点:** 林氏合作的这家“海丰酱园”,其实际控制人与林文轩堂弟林文浩(一个在家族内颇有势力但作风激进的子弟)关系匪浅。林文浩近期私下表达过对【味境】高额利润分配方案“过于偏向星火”的不满。

3. **“风味独特”的猫腻:** 安全中心初步检测显示,这批虾酱添加了过量的廉价增鲜剂和防腐剂,且部分原料虾新鲜度存疑。

“这是试探,也是下马威。”沈怀瑾将报告递给南易,秀眉微蹙,“林文浩想用这种方式告诉我们,在东南亚,没有林氏的‘关照’,寸步难行。甚至想用劣质原料拉低我们的品质,为日后他自己或扶持的模仿者铺路。”

南易看着窗外滨海湾璀璨的灯火,眼神平静无波:“林文轩知道吗?”

“林老先生和林文轩先生目前在欧洲考察。林文浩是趁他们不在搞的小动作。”沈怀瑾道,“是否首接联系林文轩?”

“暂时不必。”南易沉吟道,“林氏内部的问题,我们首接插手不合适。但星火的底线,必须守住。”他转向沈怀瑾,“怀瑾,你亲自去‘海丰酱园’仓库突击检查,带上我们自己的质检团队和本地权威媒体(事先沟通好)。同时,联系林氏企业负责品控的副总,请他‘协同’检查。记住,姿态要专业、强硬,但留有余地。我们的目标不是撕破脸,而是敲山震虎,让林文浩知道,小动作在星火面前行不通。”

**林氏情谊:夜景下的坦诚**

当晚,南易约见了林文轩的特别助理李哲(林文轩的心腹)。地点选在远离喧嚣的东海岸公园。

海浪轻拍沙滩,远处货轮的灯火如星。南易没有首接提虾酱事件,而是聊起了【味境】开业后的盛况,表达了对林氏支持的感谢。话题自然过渡到合作中可能遇到的挑战。

“李助理,星火和林氏的合作,是着眼长远,共拓蓝海。”南易语气诚恳,“任何合作,信任是基石。星火珍视与林老先生和文轩先生的这份信任。但林子大了,难免…会有不同的声音,甚至一些可能损害双方共同利益的小动作。”

李哲是个聪明人,立刻明白了南易的弦外之音:“南先生,请您放心。文轩先生临行前特别交代,务必全力配合星火,确保【味境】的高品质运营。您说的‘不同声音’,集团内部己有耳闻。文轩先生的意思是,内部的问题,内部解决,绝不会让它影响到与星火的战略合作。沈总今天的行动,就是最清晰的表态,集团品控部门会全力配合,并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

南易点点头:“有李助理这番话,我就放心了。星火无意干涉林氏内部事务,我们只关心一件事:确保‘星火·臻味’的招牌在东南亚,如同在西九城一样,代表着无懈可击的品质与体验。任何试图动摇这一点的行为,都是星火无法容忍的。”他的话语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

李哲郑重承诺:“文轩先生归来后,会亲自给您一个交代。林氏与星火的友谊,经得起风雨。”

**秋楠之忧:共生的阴影**

西九城,星火研院。“古菌新生”实验室的氛围却有些凝重。协和医学院的李院士带来了共生效应初步临床试验的阶段性报告和委员会的最新讨论意见。

“效果是令人鼓舞的,”李院士指着数据图表,“部分慢性炎症和焦虑患者,在特定频次的‘共鸣场’暴露后,主观症状和部分客观指标确有改善趋势。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他顿了顿,神色严肃:“第一,**效果个体差异巨大**。并非所有志愿者都有效,原因不明。第二,**剂量效应关系模糊**。暴露时间、强度与效果提升不成线性,存在‘平台期’甚至‘反跳’现象(极个别)。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作用机制成谜**。我们无法用现有医学理论解释这种‘生物能量场’如何精准调节人体免疫和内分泌。委员会对此非常谨慎,担心未知的长期副作用,甚至…依赖性。”

丁秋楠看着报告,秀眉紧锁。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这种“共鸣”是双向的。当她引导能量安抚菌丝时,自身也能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平静;但若菌丝状态不稳(如那次环境微变),她也会感到莫名的烦躁。如果应用到患者身上,这种双向影响会带来什么?她不敢确定。

“李院士,您的意思是?”丁秋楠问道。

“委员会的意见是,”李院士叹了口气,“暂停更大规模的临床研究。至少在作用机制取得突破性进展、建立更完善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模型之前,不宜推广。他们甚至建议,将‘地脉灵芝’及其共生现象本身,列入高度管控的生物资源名录,限制研究范围。”

这个消息如同冷水浇头。丁秋楠看着微生态球中缓缓摇曳的金色菌丝,心中五味杂陈。这束希望之光,难道要因为未知的恐惧而被永远封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