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流水线暗藏玄机,分红会揪出内鬼

2025-08-20 3941字 6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琥珀晶华”优化方案的获得,如同为“星火居”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南易深知,要守住这味觉灵魂,必须尽快摆脱手工小批量制作的桎梏,实现可控、稳定、且相对保密的量产。首月盈利达标带来的喘息之机,必须立刻投入到这场关乎未来的“秘味保卫战”中。

**秘线暗藏,量产启航**

食府后院那间秘密研发室显然无法满足量产需求。南易通过区饮食服务公司王经理的关系,在城郊租下了一个废弃的小型集体仓库。这里位置偏僻,交通不算便利,但胜在空间足够且租金低廉,最关键的是——隐蔽。

根据系统提供的优化方案知识,南易亲自设计了一条简易的“琥珀晶华”生产线流程:

1. **原料预处理区:** 独立小间,由最信任的梁拉娣负责。将采购的海肠干、瑶柱干、香菇干、松茸碎、鲣鱼干等核心天然原料,分别进行清洗(去除杂质盐分)、低温烘烤(激发香气、干燥灭菌)、初步粗碎。

2. **核心研磨混合区:** 核心车间,由南易亲自掌控。安装了两台新购置的小型电动研磨机(通过特殊渠道)和一个定制的不锈钢混合滚筒。梁拉娣预处理好的粗碎原料按严格比例送入研磨机,磨成极细粉末。不同粉末再按南易脑中的绝密配比,投入混合滚筒,加入微量天然锁鲜剂(如维生素C粉、特定植物提取物,系统方案提供),进行长时间、匀速的物理混合。这是风味成型的核心步骤,车间门窗紧闭,仅南易和一名签了严格保密协议的聋哑老师傅(负责设备操作)可进入。

3. **分装封装区:** 另一个独立区域。混合好的“琥珀晶华”粉末,通过管道导入特制的铝箔复合袋灌装机(简易版,半手工操作),进行氮气置换(用钢瓶氮气简易实现)后热压封口。封装好的小袋(每袋定量,仅供“星火居”单日使用)装入印有“特制天然调味料 - 南记专用”字样的牛皮纸箱,由大毛亲自押运送往“星火居”后厨。

这条简陋却五脏俱全的生产线,如同隐藏在仓库深处的“秘味心脏”,开始昼夜不停地跳动起来。梁拉娣以惊人的细致和责任心,把控着原料预处理的质量;聋哑老师傅一丝不苟地操作着机器;大毛则肩负起最危险的物流环节,确保“琥珀晶华”安全、准时送达。南易如同总工程师,监控着每一个环节,尤其是核心配比和混合。

第一批量产的“琥珀晶华”投入“星火居”使用。效果立竿见影!汤羹的鲜美度更加稳定,批次差异极小,而且新包装的防潮性极佳,解决了结块问题。后厨的刘明等人明显感觉到调味更顺畅、更“有底”了,虽然他们依旧不知道那铝箔袋里装的是什么,但南易“天然复合古法精粹”的解释,配合稳定的品质,渐渐平息了之前的疑虑。

**沈怀瑾的镜头,大毛的舞台**

就在生产线初步理顺之际,沈怀瑾带着一个令人意外的提议再次登门。

“南师傅,丁大夫,”沈怀瑾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上次关于‘琥珀晶华’的误会,反而让我对您挖掘传统、匠心独运的理念有了更深的认识。台里(她己升任电视台纪录片编导)正在筹备一部反映改革开放初期个体经济与传统文化传承的纪录片,我觉得,‘南师傅’的故事,从机修厂食堂到‘星火居’,尤其是您对传统天然调味智慧的复兴和创新,是绝佳的素材!我们想跟拍一段时间,记录下‘琥珀晶华’的生产过程…当然,核心秘方部分我们会尊重,只拍能公开的环节,重点展现您这种‘古为今用,天然为本’的匠心精神!”

纪录片?跟拍“琥珀晶华”生产?南易和丁秋楠对视一眼,心中警铃微作。虽然沈怀瑾承诺不拍核心,但镜头之下,难免会有疏漏。

“沈导,感谢厚爱。”南易斟酌着开口,“‘琥珀晶华’是我们立足的根本,生产环节涉及一些商业机密…”

“南叔!”一旁的大毛突然开口,眼中闪着光,“我觉得…可以拍!但咱们换个角度拍!”他转向沈怀瑾,思路清晰,“沈导,您看这样行不行?我们不拍车间里面那些机器配比,那确实不方便。咱们拍源头!拍梁姨怎么精心挑选、清洗那些海味菌菇!拍咱们怎么跟山里老乡收最好的松茸!拍聋哑张师傅怎么认真操作机器(不拍具体混合)!拍我押运时怎么小心保护!重点就讲咱们怎么用最天然的原料、最用心的态度,去做这一包小小的调料!这不比拍车间里冷冰冰的机器更能体现您说的‘匠心’和‘传承’吗?”

大毛的提议,让南易和沈怀瑾都眼前一亮!避开敏感核心,聚焦原料的天然来源、人的用心态度和运输环节的珍视,不仅安全,反而更能升华主题,体现“天然本味,匠心守护”的核心!

“好!这个角度好!”沈怀瑾拍手称赞,“大毛,你很有想法啊!就这么办!”

于是,纪录片摄制组进驻了。镜头对准了梁拉娣在原料仓库里戴着老花镜,一丝不苟地挑拣海肠干里的杂质;对准了南易亲自驱车深入山区,向老农收购带着泥土芬芳的野生松茸;对准了聋哑张师傅专注擦拭机器的侧脸;对准了大毛小心翼翼将封装好的铝箔袋码入牛皮纸箱,并亲自押运上车的郑重神情…

大毛在镜头前毫不怯场,用朴实的语言讲述着南易“不浪费天地馈赠,用匠心点化天然”的理念,讲述着这一小包调料背后凝聚的无数人的心血和守护。他的真诚和日渐沉稳的气质,给摄制组留下了深刻印象。沈怀瑾看着镜头里侃侃而谈的大毛,眼中欣赏之色愈浓。

**分红会上,内鬼现形**

红星公社迎来了第二次分红大会。这次气氛更加热烈,因为烘干辣椒的销售渠道进一步打开,价格稳中有升,分红金额比首月丰厚了许多!

打谷场上,欢声笑语,社员们排队领取属于自己的那份“红土地上的馈赠”。王书记和南易坐在主席台上,看着一张张洋溢着喜悦和希望的脸庞。

就在王书记准备宣布分红开始时,梁拉娣急匆匆地跑上台,在南易耳边低语了几句,脸色凝重。南易眼神一凛,点了点头。

王书记按流程讲话,表扬了先进,再次强调了品质和信誉。最后,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乡亲们!合作社让大家腰包鼓了,这是好事!但有些人,吃着合作社的饭,却砸着合作社的锅!上个月刘老栓掺假的事,刚过去没多久!最近,又有人不安分了!”

台下一片哗然,众人面面相觑。

“有人,”王书记目光如炬,扫视全场,“偷偷把咱们烘干好的红星辣椒,以低于合作社的价格,私下卖给了外人!还帮着外人打听合作社内部的事!这个人,现在就坐在下面!”

人群瞬间炸开了锅!愤怒的目光西处扫视。

“是谁?谁这么不要脸!”

“揪出来!把他赶出去!”

王书记猛地指向人群后排一个缩着脖子的身影:“老蔫头!你还要躲到什么时候?!”

老蔫头,就是上次负责运送辣椒、被刘老栓掺假牵连的那个社员代表!他脸色惨白,浑身发抖,想跑却被几个壮劳力堵住了。

“我…我没有…”老蔫头还想狡辩。

“没有?”梁拉娣站了出来,手里拿着一个小本子,“徐记粮油那个孙经理,偷偷塞给你的钱,还有他让你打听烘干机每天产量、打听南师傅啥时候来收辣椒的纸条,都被我看到了!你以为你半夜去村口小树林交货,没人知道?!”

铁证如山!老蔫头在地,痛哭流涕:“王书记…南师傅…我…我糊涂啊!徐记的人…他们…他们威胁我…说我不干…就让我儿子在城里找不到活…还…还给了我五十块钱…”

又是徐记!又是孙经理!徐茂才的阴魂不散,手段下作!

愤怒的社员们群情激愤,差点要冲上去打老蔫头,被王书记和南易制止了。

“老蔫头,你糊涂透顶!”王书记痛心疾首,“为了五十块钱,就出卖全公社?你儿子找不到活?等咱们合作社壮大了,还愁没岗位?你这是自绝后路!”

南易走到老蔫头面前,声音低沉却带着力量:“老蔫头,徐记能给你的,是蝇头小利和威胁。合作社能给你的,是长久的饭碗和做人的尊严!你选错了路。按合作社章程,开除!罚款!但只要你真心悔改,以后合作社有合适的活计,只要你凭良心干,未必不能给你留条路!”

恩威并施!既严厉惩罚以儆效尤,又留了一丝改过自新的余地。社员们对南易的处置心服口服。

老蔫头被带下去后,分红大会继续进行。但气氛己然不同。经历了这场风波,社员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团结和信誉的可贵,对合作社的归属感和对南易的信任,反而在风浪后更加坚实。梁拉娣站在人群中,手腕上的玉镯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坚定。

**焦门静立,暗流未息**

纪录片拍摄顺利结束,大毛的表现可圈可点。“琥珀晶华”量产线初步稳定,红星辣椒的内鬼被清除。表面上看,“星火居”的根基似乎更加稳固。

然而,南易深知,徐茂才连续受挫(抢购、挑拨、安插内鬼均失败),绝不会善罢甘休。孙经理能威胁老蔫头,就能威胁其他人。那台简易生产线,虽然隐蔽,但运作起来总有痕迹。沈怀瑾的纪录片一旦播出,“琥珀晶华”的“天然古法”概念固然能提升品牌形象,但也必然引来更多好奇甚至贪婪的目光。

深夜,南易回到食府后院。焦黑的门在清冷的月光下沉默伫立。他手中拿着一小袋新下线的“琥珀晶华”,铝箔袋在月光下泛着微光。

秘味虽成,暗流未息。

徐记的报复,如同蛰伏在阴影中的毒蛇,随时可能发动致命一击。

而这条刚刚启航的量产线,能否承受住更大的风浪?

他推开门,走进研发室。这里依旧是他思考、精进、应对危机的核心堡垒。桌上,除了关于“琥珀晶华”的笔记,还多了一份关于“中央厨房”可行性研究的草稿。解决标准化和扩张的下一个瓶颈,必须提上日程了。

月光透过窗户,洒在焦黑的门框上。门内是静谧的思考与筹划,门外是尚未平息的暗涌与即将到来的更大挑战。星火虽己燎原,守护这燎原之火的征途,依然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