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会的火爆效应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浪花远超南易的预料。第二天,南家小馆的门槛几乎被踏破!
从清晨开始,慕名而来的食客就在老街排起了长队。有拿着油印小纸条专程找来的,有听了亲戚朋友绘声绘色描述被勾得心痒难耐的,甚至还有几位在推介会上没排上队、心有不甘的回头客。小小的店面瞬间被塞得满满当当,嘈杂的人声、点菜声、催促声混杂着饭菜的香气,形成一股巨大的热浪,几乎要将屋顶掀翻。
**【盛名之累:人满为患的烦恼】**
“老板!火爆麻香肝两份!”
“醋溜土豆丝!快点啊!等了半小时了!”
“疙瘩汤还有没有?给孩子来一碗!”
“老板!我们这桌的肉末茄子呢?催三次了!”
丁秋楠站在充当收银台的小方桌后,感觉自己的耳朵快要被各种声音淹没。她努力维持着镇定,手速飞快地在点菜单上记录、划单,收钱找零,同时还要回应客人的各种询问和催促,嗓子己经有些沙哑。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浸湿,贴在光洁的额头上。
后厨更是如同战场!南易一个人守着两口灶,火力全开!蓝色的火焰在灶眼上疯狂跳跃,两口大铁锅在他的手中翻飞。一口锅里是翻滚的金黄色土豆丝,醋香西溢;另一口锅里是红亮、滋滋作响的火爆麻香肝!汗水顺着他的鬓角流下,在油烟升腾的热气中迅速蒸发,又在额头上凝聚成新的汗珠。他眼神专注,动作快如闪电,但眉宇间也透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
梁大毛成了救火队员,哪里需要哪里搬。他端着沉重的托盘,在狭窄的过道和拥挤的桌椅间艰难穿梭,既要保证菜不撒,又要避开突然伸出的腿和起身的客人。汗水浸透了他的工装后背,脚下像踩了风火轮。
“大毛!三号桌加两份米饭!”
“大毛!五号桌的菜好了没?客人急了!”
“大毛!小心地滑!”
混乱中,一个客人起身去盛免费的疙瘩汤(南易为缓解压力临时推出的),不小心撞到了端着两盘刚出锅火爆麻香肝的大毛!
“哎呀!”大毛惊呼一声,身体猛地一晃!眼看滚烫的油汁就要泼洒出来!
千钧一发之际,南易如同背后长眼,猛地一个回身,用手中的炒勺侧面稳稳地托住了即将倾倒的盘子边缘!滚烫的油汁溅了几滴在他手臂上,瞬间烫出红点,他却眉头都没皱一下!
“稳住!看路!”南易低喝,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迅速接过一盘,“先上这桌!五号桌的我来端!”
大毛惊魂未定,看着南易被烫红的手臂,眼圈一红:“南叔,我……”
“别废话!快去!”南易打断他,转身又投入战斗。
午市结束,送走最后一批心满意足(或略带抱怨等待太久)的客人,三人累得几乎虚脱。丁秋楠瘫坐在椅子上,揉着酸痛的手腕和肩膀。大毛靠着墙,大口喘着气,衣服能拧出水来。南易解下被汗水、油污浸透的围裙,看着一片狼藉、杯盘狼藉的小店,眉头紧锁。
“南易,这样下去不行。”丁秋楠的声音带着疲惫和担忧,“人太多了!地方太小!我们三个人根本忙不过来!你看大毛刚才差点出事,你也烫着了……而且,好多客人抱怨等太久,上错菜的情况也多了……”
南易沉默地点点头。盛名之下,是巨大的压力和责任。客流暴增是好事,但超出了小店的承载极限,就会变成灾难。效率、安全、服务品质都在急剧下滑。长此以往,辛苦建立的口碑会迅速崩塌。
**【系统助力:管理的萌芽】**
意识深处,沉寂的系统界面适时亮起:
**【检测到经营规模扩大与管理瓶颈!】**
**【“春风第一枝”任务完成度提升!】**
**【任务奖励发放:】**
1. **声望值+1500点(因推介会成功及客流激增)。**
2. **特殊物品:【初级员工培训手册】(精神烙印版)。**
**效果:** 宿主可消耗精神力,将基础餐饮服务流程(点菜、传菜、清洁、服务话术)及注意事项,以清晰、易于理解的方式首接“烙印”给指定员工,大幅缩短培训时间,提升服务规范性和效率。
3. **商城解锁:【效率调味料包】(限时折扣)。**
**描述:** 包含标准化配比的复合调味粉(如:椒盐粉、五香粉、基础红烧汁粉),可简化部分菜品调味流程,保证口味稳定,提高出餐速度。兑换需声望值300点/包(限购5包)。
奖励来得正是时候!尤其是【初级员工培训手册】!这简首是解决燃眉之急的神器!大毛虽然肯干,但缺乏系统训练,服务全靠本能和南易临时指点,效率低且易出错。有了这个,可以快速提升他的专业素养!
南易毫不犹豫,立刻在意识中对梁大毛使用了【初级员工培训手册】!一股温和但清晰的信息流瞬间涌入大毛疲惫的大脑!如何清晰记录点菜单并分类、如何规划最优传菜路线避免碰撞、如何正确摞放碗盘提高效率、如何应对客人基本询问(如“洗手间在哪”、“有什么推荐”)……大量的基础服务知识和规范流程如同烙印般刻入他的记忆,原本模糊混乱的概念瞬间变得清晰条理!
大毛猛地晃了晃脑袋,眼中闪过一丝茫然,随即是巨大的惊喜和清明!他感觉那些让他手忙脚乱的规矩,一下子变得简单明了!“南叔!我…我好像…知道该怎么做了!”他激动地说。
南易点点头,又看向丁秋楠:“秋楠,以后点菜收银这块,你多费心。我让大毛重点负责传菜和清洁,流程会更规范。另外,”他看向系统商城的【效率调味料包】,“我弄到点好东西,能简化几个菜的调味,出餐更快些。”
**【模仿者的阴影:梁拉娣的摊位】**
就在南易努力整顿内部、提升效率之时,一个新的、更令人不快的挑战悄然出现。
这天下午,南易去副食店补充调料,路过老街另一头靠近菜市场入口的空地时,脚步猛地顿住。只见梁拉娣竟然在那里支起了一个简陋的小吃摊!一张破旧的小桌子,一个小煤球炉子,一口小铁锅。摊位上挂着一块歪歪扭扭的硬纸板招牌:“梁氏麻香肝”!
锅里正翻炒着猪肝片,梁拉娣笨拙地模仿着南易的手法,倒入大量的辣椒和花椒。劣质的辣椒面在热油中迅速变黑发苦,刺鼻的焦糊味混杂着并不地道的麻辣味飘散开来。旁边还摆着几碟炒好的,颜色发黑,油汪汪的,看着就让人没什么食欲。价格倒是便宜,一份只卖两毛五。
摊位前冷冷清清,只有几个不明就里的路人好奇地张望一下,又被那焦糊味劝退。梁拉娣脸上带着焦虑和一丝不甘,不停地吆喝着:“麻香肝!好吃的麻香肝!便宜实惠!”
南易的心沉了下去。梁拉娣竟然在模仿他的招牌菜!虽然模仿得很拙劣,味道天差地别,但这种行为本身,让他感到一阵心寒和被背叛的刺痛。尤其想到大毛还在自己店里辛苦工作。
他没有上前质问,只是冷冷地看了一眼,转身离开。心中却翻腾着复杂的情绪。是对梁拉娣短视和贪婪的愤怒?是对大毛处境的担忧?还是对这个被生活压弯了腰的女人最后一丝无奈的叹息?
**【家宅不宁:大毛的煎熬】**
晚上收工后,梁大毛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一进门,就闻到一股熟悉的、但更加刺鼻的焦糊辣椒味。屋里气氛压抑,几个弟弟妹妹怯生生地缩在角落。梁拉娣坐在小凳子上,面前摆着几盘没卖出去的、颜色黑黢黢的“梁氏麻香肝”,脸色铁青。
“妈……”大毛小声叫了一句。
“你还知道回来?!”梁拉娣猛地抬起头,眼中充满了血丝和怨气,“你眼里还有我这个妈吗?啊?你在你南叔那儿吃香的喝辣的,当大掌柜了!你妈我在外面风吹日晒,摆个小摊,连个问的人都没有!丢人现眼!你是不是巴不得你妈饿死?好给你南叔当儿子去?!”
刻薄的话语如同刀子,狠狠扎在大毛心上。他白天在店里累死累活,回家还要面对母亲的无端指责和怨气,巨大的委屈瞬间涌了上来。
“妈!你说什么呢!”大毛声音哽咽,“我在南叔那儿干活,不也是为了挣钱帮家里吗?南叔对我好,教我本事,管我吃住,工钱一分不少!您…您怎么能去学南叔的招牌菜?还…还卖那么便宜?这不是拆台吗?”
“拆台?我拆什么台?”梁拉娣像被踩了尾巴的猫,跳了起来,“他南易能做,我凭什么不能做?他卖三毛五,我卖两毛五,我乐意!谁规定那菜就他一家能做?有本事他把我抓起来啊!”她越说越激动,把对生活的不满、对南易生意红火的嫉妒、对自己失败的羞愤,全都发泄在了儿子身上。
“你懂个屁!他那灶台,他那手艺,他那调料,是你能学的吗?”大毛又急又气,指着桌上那盘失败的“作品”,“您看看您做的!都糊了!味儿也不对!根本没人买!您这样,不是让人看笑话吗?”
“你…你个白眼狼!敢教训起你妈来了!”梁拉娣气急败坏,抄起手边的扫帚疙瘩就要打大毛。
大毛没有躲,红着眼睛吼道:“打!您打!您就知道打我!您知道南叔今天为了救我被热油烫了胳膊吗?您知道店里忙得脚不沾地,我们连口水都喝不上吗?您就知道眼红!就知道学人家!您有这功夫,不如好好想想怎么把家照顾好!”
扫帚疙瘩终究没有落下来。梁拉娣看着儿子通红的眼睛和脸上未干的泪痕,听着他吼出的话,尤其是那句“南叔为了救我被热油烫了胳膊”,举着扫帚的手僵在了半空。她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却化作一声复杂的、带着哭腔的叹息,颓然地坐了回去,捂着脸呜呜地哭了起来。
屋里只剩下梁拉娣压抑的哭声和孩子们害怕的抽泣。大毛看着母亲颤抖的肩膀,心中的愤怒和委屈渐渐被一种沉重的无奈和心酸取代。他默默地走到桌边,拿起那盘焦糊的猪肝,倒进了泔水桶。
**【薪火微光:南易的传承】**
第二天,南家小馆的忙碌依旧。但得益于【初级员工培训手册】的“精神烙印”,大毛的表现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他传菜路线清晰有序,脚步沉稳,摞放碗盘干净利落,面对客人的询问也能清晰应答,甚至能简单推荐菜品了!效率提升了一大截!
南易看在眼里,心中欣慰。午市间隙,他叫住了忙得满头大汗的大毛。
“大毛,累了吧?歇会儿。”南易递给他一碗晾好的白开水。
“谢谢南叔!不累!”大毛咧嘴一笑,眼神明亮,带着一种被认可后的干劲。
“嗯,干得不错!比昨天强太多了!”南易真心夸赞,“想不想学点灶上的真本事?”
大毛的眼睛瞬间瞪圆了,难以置信地看着南易:“南…南叔!您…您是说……”
“对。”南易微笑着点头,指了指灶台,“从最基础的开始。今天教你……怎么熬一锅香浓地道的骨头汤底。”
南易没有避讳丁秋楠,就在这小小的、弥漫着烟火气的后厨,开始了他的第一次正式授艺。他拿出几根新鲜的猪筒骨,仔细讲解挑选的要点(骨髓、颜色新鲜)。清洗、冷水下锅、焯水去腥、撇去浮沫……每一个步骤都讲解得清晰透彻,动作一丝不苟。
“火候是关键。”南易指着锅中开始翻滚的骨头,“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煨。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好汤都是时间熬出来的。看到这汤色没有?从清到浊,再到奶白,这就是骨髓和胶原融化的过程……”
大毛聚精会神地听着,眼睛一眨不眨,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他感觉南叔讲的每一个字,都像昨天“烙印”在脑子里的服务流程一样清晰深刻。原来做菜,有这么多门道!
丁秋楠在一旁安静地看着,擦拭着柜台,嘴角噙着温柔的笑意。看着南易认真教导、大毛如饥似渴的样子,看着那锅渐渐泛起奶白色泽的骨头汤升腾起温暖醇厚的香气,她心中充满了安宁与希望。这小小的厨房里升腾的,不仅仅是食物的香气,更是传承的薪火,是人情的暖意,是穿透生活琐碎与阴霾的微光。
南易用勺子舀起一点汤,轻轻吹了吹,递到大毛嘴边:“尝尝,记住这个原汤的鲜味。这是很多好菜的基础。”
大毛小心翼翼地尝了一口,温热的汤汁滑过喉咙,带着纯粹的骨香和淡淡的甘甜,瞬间驱散了他心中的阴霾和疲惫。他看着南易温和而期待的眼神,重重点头,眼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坚定光芒:“南叔!我记住了!我一定好好学!”
窗外,老街依旧喧嚣。梁拉娣那个冷冷清清的“梁氏麻香肝”小摊,在午后刺眼的阳光下,显得格外寂寥。而南家小馆的后厨里,一锅奶白的骨汤正咕嘟咕嘟地冒着泡,香气弥漫,温暖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