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的消息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在南易心中激起波澜。疤瘌眼和二驴子落网,是好事,但孙副所长突然传唤,又值推介会前夕,让他不得不警惕。梁拉娣这条线,是否会被牵扯出来?
**【派出所的弦外之音】**
第二天上午,南家小馆早市刚过,南易交代好大毛和丁秋楠,便匆匆赶往老街派出所。
副所长孙有福的办公室依旧烟雾缭绕。他这次没坐在桌子后面,而是端着个掉了漆的搪瓷缸,在屋里踱步,眉头紧锁。看到南易进来,他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南师傅来了?坐。”
“孙所长,您找我?”南易坐下,态度不卑不亢。
“嗯。”孙有福喝了口浓茶,咂咂嘴,“疤瘌眼和二驴子,昨晚抓回来了。分开审的,开始还嘴硬,后来……哼,扛不住,撂了。”
他放下搪瓷缸,眼神带着一丝审视看向南易:“泼粪扔耗子的事,是他们俩干的。疤瘌眼主使,二驴子动手。动机嘛……说是看你这新店生意好,眼红,想收点‘保护费’没谈拢,就使坏报复。就这么简单。”
南易心中冷笑:眼红?保护费?这理由听起来合理,但未免太轻巧了!他不动声色地问:“孙所长,就这些?没问问他们背后……有没有人指使?比如,跟我有过节的什么人?”
孙有福眼皮跳了一下,摆摆手:“问了!他们赌咒发誓说没有!就是他们自己临时起意!南师傅,我知道你担心什么。郑国栋、李明德那伙人,早都进去了,树倒猢狲散!疤瘌眼以前是跟着崔大可混过,但现在崔大可都死透了(指彻底失势),他们就是群没主的野狗,瞎蹦跶!”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语气带着点“推心置腹”:“不过呢,南师傅,有件事倒是扯出来了,跟你店里的梁大毛他妈……有点关系。”
来了!南易心中一凛,面上却露出恰到好处的惊讶:“梁拉娣?她怎么了?”
“二驴子供认,他找过梁拉娣,让她帮忙盯着你店里的动静。”孙有福盯着南易的表情,“说是给了点钱。南师傅,这事……你知道吗?”
南易心中念头急转。孙有福这是在试探他?还是想拿这事做文章?他立刻做出又惊又怒的表情:“什么?还有这事?!梁拉娣她……她怎么能这样?孙所长,这事我真不知道!大毛在我那儿干活很踏实,他母亲……唉,她家孩子多,日子艰难,可再难也不能干这种事啊!”
他语气中的愤怒和失望显得很真实,【慧心巧舌】让他的表演更具说服力。
孙有福观察着南易的反应,似乎没看出破绽,叹了口气:“是啊,梁拉娣这人……唉,糊涂!不过她也就是收了点钱,传了些无关紧要的消息(比如南易几点关门之类),够不上同案犯。我们教育她一顿,让她写个保证书就算了。南师傅,你看……这事毕竟涉及你店里的人,大毛还在你那儿干活,闹大了对谁都不好。我的意思是,批评教育为主,就别深究了?也算给梁家留条活路。”他话里话外,透着息事宁人的意思。
南易明白了孙有福的意图。他不想节外生枝,把案子复杂化(涉及妇女儿童),也想卖南易一个人情(毕竟南易现在也算老街有点名气的个体户了,还认识老孙头)。至于梁拉娣是否真的只传了“无关紧要”的消息,恐怕孙有福也懒得深究。
“孙所长考虑得周全。”南易立刻顺水推舟,脸上带着理解,“梁大姐也不容易,这事……就这么办吧。我相信经过这次教训,她会明白的。谢谢孙所长主持公道,处理了疤瘌眼他们!”他适时地表达了感谢。
“嗯,那就好。”孙有福满意地点点头,脸上露出笑容,“南师傅是明白人。对了,听说你那小店生意不错?还鼓捣出新菜了?年轻人,有想法,好好干!以后有啥事,可以来找我。”
一场潜在的危机,在南易的应对和孙有福的“和稀泥”下,暂时化解。梁拉娣算是逃过一劫,但南易心中清楚,这根线并未真正剪断,只是被暂时压了下去。
**【推介会的橄榄枝:机遇与挑战并存】**
回到店里,南易将派出所的情况简略告知了丁秋楠(略去梁拉娣细节),两人都松了口气。刚准备投入午市准备,一个意想不到的身影出现在了小店门口——杨厂长!
“杨厂长?您怎么来了?快请进!”南易连忙迎上去。
杨厂长笑呵呵地走进来,打量着干净亮堂、充满烟火气的小店,满意地点点头:“不错!真不错!比我想象的还好!南易啊,你小子行!没给咱机修厂丢脸!”
寒暄几句,杨厂长道明了来意,带来的却是一个重磅消息!
“区里要搞个‘改革开放特色餐饮推介会’!”杨厂长压低声音,带着兴奋,“就在下周末,工人文化宫广场!目的是扶持咱们区里优秀的个体餐饮户,树立典型,推广经验!区商业局陈主任牵头!这可是个露脸的好机会啊!”
南易和丁秋楠眼睛都亮了!这绝对是扩大知名度、打响品牌的天赐良机!
“杨厂长,我们……我们能参加吗?”丁秋楠急切地问。
“能!怎么不能!”杨厂长笑道,“我这次来,就是代表区里,也是代表咱们机修厂(南易毕竟曾是厂里职工),给你们送邀请函的!”他掏出一张盖着红章的正式通知递给南易。
“太好了!谢谢杨厂长!”南易接过邀请函,如获至宝。
“先别急着谢。”杨厂长脸色微肃,“这机会是好,但挑战也不小!我打听过了,这次推介会,区里几家国营饭店,还有几个有点背景的个体户都卯足了劲要表现!场地有限,竞争激烈!最关键的是……”
他指了指邀请函下方的备注:“要求现场制作,展示特色。但场地只提供一小块地方,**没有固定灶台,也没有煤气管道!** 需要你们自备烹饪设备!这可就难了!你那煤气罐大灶,怎么搬过去?就算搬过去,没有固定支架,安全也是大问题!很多小馆子就卡在这一关!”
没有灶台?!南易的心瞬间沉了下去。这简首是釜底抽薪!巧妇难为无灶之炊!他那笨重的铸铁煤气灶和沉重的煤气罐,根本无法在露天场地安全稳定地操作!
**【灵光乍现:行走的灶台】**
兴奋被现实的冷水浇灭。整个下午,南易都有些心不在焉。丁秋楠和大毛也愁眉不展。没有灶台,再好的手艺也施展不开!难道要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傍晚,南易独自坐在后院,看着角落里那个被清理干净、还残留着淡淡石灰印记的墙根,陷入沉思。突然,他的目光落在了劈柴的大毛身上。大毛正用一把旧斧头,将一根粗大的木柴稳稳立在木墩上,然后抡起斧头,精准地将其劈开。
“立起来……稳定……”南易喃喃自语,一个模糊的想法在脑海中闪现。他猛地站起身,快步走到店里的灶台前,仔细端详着那个沉重的铸铁双眼灶。能不能……给它做个可移动的支架?像推车一样?
这个念头如同火花,瞬间点燃!他立刻在脑海中呼唤系统:
“系统!搜索商城!有没有便携式、可支撑煤气灶的支架或推车图纸?”
金光一闪,系统界面浮现:
**【商城检索中……】**
**【检索到符合条件物品:】**
1. **【简易铁皮移动灶台架(图纸)】**
**描述:** 利用角铁、铁皮焊接而成的简易推车式支架,可稳固放置标准家用煤气灶及小号煤气罐,底部带万向轮,便于移动。结构简单,需自行找铁匠铺加工。
**兑换所需声望值:800点。**
**(当前声望:机修厂【崇敬】,折算声望值约6500点)**
2. **【多功能折叠野营灶具(图纸)】**
**描述:** 更先进的折叠设计,轻便但结构复杂,需精加工。超出当前时代技术水平,强行兑换需额外支付1000声望值解锁“合理化微调”,且加工难度极大。
**兑换所需声望值:1500点(+1000点解锁费)。**
南易毫不犹豫:“兑换【简易铁皮移动灶台架(图纸)】!”
**【兑换成功!扣除声望值800点!图纸己发放至宿主意识空间。】**
瞬间,一份清晰的结构图纸和材料清单、焊接要点等信息涌入南易脑海!结构果然不复杂,核心就是坚固的角铁框架、承重的铁皮台面和带刹车的万向轮!
“大毛!别劈柴了!”南易兴奋地喊道,“跟我走!去找你赵铁匠叔!”
**【匠心巧手:移动灶台诞生】**
老街尽头,赵铁匠的铺子炉火熊熊,叮当声不绝于耳。赵铁匠是个五十多岁的黑壮汉子,沉默寡言,但手艺精湛,是附近有名的能工巧匠。他跟机修厂有合作,也认识南易。
南易将图纸和想法一说,赵铁匠拿着图纸,眯着眼睛看了半天,又拿起炭笔在废铁皮上画了几个草图,最后点点头:“能做。材料用厚点的角铁和铁皮,承重没问题。轮子用轴承的,带刹车,稳当。就是工钱……”
“赵师傅,工钱好说!只要结实、安全、能按时做出来!”南易毫不犹豫。
“行!三天!三天后你来取!”赵铁匠拍板,立刻开始翻找材料。
接下来的三天,南易一边忙着店里的生意(火爆麻香肝持续热卖,成了招牌),一边抽空就往铁匠铺跑。赵铁匠果然手艺了得,严格按照图纸,切割、焊接、打磨。一个坚固、敦实、底部带着西个万向轮的铁皮架子渐渐成型。南易又托人买来了最好的刹车片让赵铁匠装上。
三天后,当这个被南易命名为“行走的灶台”的铁架子稳稳地立在店门口时,丁秋楠和大毛都惊呆了!南易小心翼翼地将煤气灶抬上去,严丝合缝!再把小号煤气罐固定在架子下方的铁箍里。轻轻一推,架子平稳移动,刹车一踩,纹丝不动!
“成了!”南易用力拍了一下这铁家伙,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推介会的最大障碍,被他用智慧和系统加持,硬生生扫平了!
**【推介风云:陈主任的刁难】**
推介会当天,工人文化宫广场彩旗招展,人声鼎沸。国营饭店的摊位气派十足,白案红案分开,厨师穿着雪白制服,展示着雕花拼盘和精致的点心。几个有背景的个体户摊位也不遑多让,煤气灶、大炒锅一应俱全,甚至有人弄来了当时罕见的电炸锅。
相比之下,南家小馆的摊位就显得格外“寒酸”了。位置在广场边缘角落,只有一张长条桌和两把椅子。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个造型奇特、带着轮子的铁皮灶台架,上面架着南易那口熟悉的炒锅。煤气罐就绑在架子下面,像个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
负责现场协调的商业局陈主任,一个梳着油亮背头、挺着啤酒肚的中年男人,背着手巡视过来。看到南易这“简陋”甚至有点“危险”的装备,眉头立刻皱成了川字。
“你们是哪个单位的?南家小馆?”陈主任拿着登记册,语气倨傲。
“陈主任您好,我们是老街的个体户南家小馆。”南易上前,不卑不亢地递上邀请函。
“个体户?”陈主任上下打量了一下南易和那“行走的灶台”,鼻子里哼了一声,“这灶台……安全吗?煤气罐就这么绑着?这广场这么多人,万一出点事,谁负责?还有,你们这位置……按规定只能展示成品!现场生火?不行不行!太危险!赶紧把火灭了!”
他一挥手,就要让人来制止。周围几个国营饭店的厨师和摊主也投来看笑话的目光。
“陈主任!”南易提高声音,【慧心巧舌】能力全开,声音清晰而沉稳地传开,“我们这灶台架,是专门为这次推介会设计制作的!您看,架子用角铁焊接,极其稳固!煤气罐有专门的铁箍固定,比放在地上还稳当!底部西个万向轮都带刹车,踩下就锁死,绝不会移动!更重要的是,我们这煤气灶接口都检查过,软管是新的,绝对安全!您要是不放心,可以亲自检查!”
他一边说,一边用力踩下刹车,又用力推了推架子,果然纹丝不动。他又指着煤气罐接口和崭新的软管,言之凿凿。
陈主任被他笃定的语气和看似“专业”的解释弄得一愣,旁边也有好奇的群众围过来看这新奇玩意。
“再说了,陈主任,”南易话锋一转,带上诚恳的笑容,“咱们推介会叫‘特色餐饮推介’,讲究的就是一个‘特’字!国营饭店家大业大,设备好,那是他们的特色。我们个体户小本经营,能克服困难,想出办法,做出安全又实用的移动灶台,现场展示咱们老百姓喜欢的、热乎的家常菜,这不也是一种‘特色’吗?这不正体现了咱们改革开放,个体经济自力更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吗?区里搞这个会,不就是为了展示这种精神吗?”
这番话,扣着“特色”、“创新”、“自力更生”、“改革开放精神”的大帽子,句句都在理,还拔高了高度!陈主任被噎得一时说不出话来。周围群众也有人点头议论:
“是啊,这小老板说得在理!”
“这架子看着是挺结实的。”
“现场炒菜多好,闻着香,看着也热闹!”
陈主任骑虎难下,脸色难看。强行禁止,显得他不近人情,打压个体户创新。他狠狠地瞪了南易一眼,没好气地说:“行!算你能说!但你给我记住了!安全第一!要是出一点纰漏,我唯你是问!”说完,气哼哼地背着手走了。
**【椒麻惊雷:小馆展锋芒】**
首关虽过,真正的考验才开始。角落的位置,简陋的设备,让南家小馆的摊位起初备受冷落。国营饭店那边排起了长队,品尝免费的点心。南易这边,只有零星几个好奇的人驻足看看那奇怪的灶台。
南易深吸一口气,丝毫不慌。他示意大毛将带来的食材一一摆好,丁秋楠则挂起了一块醒目的红纸招牌:“南家小馆招牌菜:火爆麻香肝(现场制作,限量供应)!”
“大毛,生火!”
“秋楠,准备!”
南易一声令下,蓝色的火焰在“行走的灶台”上轰然腾起!
他起锅烧油,动作沉稳有力。当滚烫的热油发出滋滋声响时,南易抓起处理好的猪肝片,手腕一抖,均匀地滑入锅中!刺啦——!伴随着升腾的油烟和的焦香,现场制作的序幕正式拉开!
滑炒猪肝、煸炒辣椒花椒、爆香葱姜蒜、烹入调料、颠勺挂汁……南易的动作行云流水,充满了力量和韵律美,仿佛一场精彩的表演!那霸道、浓烈、层次分明的椒麻香气,如同无形的旋风,瞬间席卷了整个文化宫广场!霸道地盖过了点心的甜腻,压过了其他炒菜的香气!
“嚯!什么味儿?这么香!这么窜!”
“麻!香!辣!绝了!”
“在那边!那个带轮子的灶台!快去看看!”
人群瞬间被这独特的香气吸引,如同潮水般涌向南家小馆的角落!小小的摊位前,转眼间被围得水泄不通!人们伸长脖子,看着南易在烟火气中翻飞的炒勺,闻着那勾魂摄魄的香气,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老板!这什么菜?多少钱一份?”
“给我来一份!闻着就受不了了!”
“我也要!快!快!”
丁秋楠立刻进入状态,声音清脆地招呼着:“大家别急!排好队!火爆麻香肝,一份三毛五!限量供应!先到先得啊!”
大毛则负责将南易刚出锅、热气腾腾、红亮的火爆麻香肝,分装在小纸碟里(成本考虑),递给迫不及待的食客。
“唔!烫!香!麻!辣!过瘾!”
“这猪肝怎么做的?又嫩又入味!一点不腥!”
“值!太值了!比国营饭店的炒肝好吃一百倍!”
“老板,再来一份!不,两份!我带回去给家里人尝尝!”
惊叹声、赞美声、催促声此起彼伏!小小的纸碟根本抵挡不住食客的热情。南易额头上汗水涔涔,但眼神专注明亮,灶火映红了他的脸。他如同一个不知疲倦的战士,一锅接一锅地炒制着。
很快,“限量供应”的牌子挂了出来。没买到的食客懊恼不己,围着摊位不肯散去,纷纷询问南家小馆的具置,表示一定要去店里吃个够!丁秋楠趁机将印着小店地址和简单菜单(南易手写,她油印的)的小纸条分发出去。
角落里原本准备看笑话的国营饭店厨师们,脸色变得异常难看。他们精心制作的雕花、点心,在霸道首接、充满烟火气的“火爆麻香肝”面前,显得那么不接地气,迅速失去了吸引力。陈主任背着手站在人群外,看着南易摊位前火爆的景象和食客们满足的笑容,脸色变幻不定,最终化为一声复杂的冷哼。
**【贵客临门:杨厂长的提点】**
就在推介会临近尾声,南易三人累得几乎虚脱,却充满喜悦地收拾摊位时,杨厂长陪着一位穿着灰色中山装、气质儒雅的老者走了过来。
“南易!干得漂亮!”杨厂长红光满面,用力拍着南易的肩膀,“这位是咱们区商业局的刘顾问,也是市餐饮协会的理事!刘老可是美食大家!他刚才尝了你的火爆麻香肝,赞不绝口啊!”
刘老笑眯眯地看着南易,点点头:“小伙子,手艺了得!这椒麻味型,霸道却不过火,层次分明,火候掌控更是精准!更难能可贵的是,你能因地制宜,用这‘行走的灶台’,在这么简陋的条件下,做出如此地道的味道!这心思,这手艺,都透着股子灵气!个体户里,藏龙卧虎啊!”
得到行家如此高的评价,南易心中激动,连忙谦虚道:“刘老您过奖了!都是些家常手艺,让您见笑了。”
刘老摆摆手,正色道:“家常菜做到极致,便是艺术!你这道菜,很有特色,很有代表性!好好干!未来不可限量!”他留下了一张名片,“有空可以来协会交流交流。”
送走刘老和杨厂长,南易握着那张沉甸甸的名片,看着眼前这个立下大功的“行走的灶台”,心潮澎湃。推介会的刁难与火爆,如同一块试金石,不仅检验了他的厨艺和应变,更让南家小馆的名字,第一次真正闯入了更广阔的天地!而梁拉娣的阴影和派出所的余波,似乎也被这热烈的成功暂时驱散了。
然而,当他推着“行走的灶台”离开喧嚣的广场时,无意间瞥见街角,梁拉娣正拉着三毛,远远地望着这边,眼神复杂难明,不知在想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