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大汉名将

2025-08-21 2435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洛阳北宫,原本的皇帝住所在经历了十常侍之乱后,首到此时方才恢复了本来的面貌。

东宫,这个象征着大汉皇权中枢的所在,在一阵混乱无序之后,终于再次迎回了他的主人。

刘辩矗立于东宫大殿之中,凝望着战火洗礼后恢复如初的殿门,兀自出神。

身后,是全副武装的罗成,以及负责值守的十八骑中的十郎和鬼面。

“陛下,皇甫嵩、卢植二位将军在殿外求见。”

一名小黄门匆匆赶来,磕头汇报。

却是最被刘辩倚重的皇甫嵩和卢植赶来觐见。

“宣!”

刘辩理了理思绪,大声吩咐,小黄门匆匆而去。

“臣皇甫嵩(卢植),叩见陛下!”

时隔多日,大汉的最高统治者再次在朝宫接见臣子,皇甫嵩与卢植二人进殿,立即行跪拜之礼。

“二位老将军快快请起!”

刘辩心中受用,却也赶紧几步下了龙椅,将二位将军扶起。

待二人站定,刘辩的目光仔细扫过两位老臣的面容。

皇甫嵩身形依旧挺拔,但连日奔波操劳,眉宇间难掩疲惫,眼角的皱纹也深了几分;

卢植则显得更为清瘦,鬓角的白霜似乎更重了,唯有那双眼睛依旧沉静锐利,透着一股读书人的清正与军人的坚毅。

“二位老将军辛苦!”刘辩的声音带着真挚的关切。

“洛阳初定,百废待兴,若非二位坐镇,朕心难安。”

皇甫嵩连忙躬身:“陛下言重!为国尽忠,乃臣等本分。

“陛下神武,诛除国贼,重振朝纲,此乃社稷之福,万民之幸!臣等唯恐效死力不足,焉敢言苦?”

卢植亦接口,声音沉稳有力:

“陛下临危不乱,运筹帷幄,诛董卓于宫闱,慑群臣于朝堂,真乃天纵英主。

“老臣昨夜目睹陛下调度,心潮澎湃,更胜当年平黄巾之时!

“陛下有如此手段心志,中兴汉室,指日可待!”

刘辩微微颔首,心中对这两位历经风雨、忠心耿耿的老将评价又高了几分。

他引着二人走向殿侧铺设的席案:

“坐。今日召二位前来,非为虚礼。董卓虽除,然其麾下西凉兵马,如牛辅、郭汜等辈,仍盘踞西陲,拥兵自重,此乃心腹大患。

“洛阳新定,宫防、流民、粮草,千头万绪。朕欲听二位老臣谋国之言。”

三人落座。

皇甫嵩率先开口,神情凝重:

“陛下所虑极是。西凉军乃董卓根基,其部将多为剽悍亡命之徒,今董卓伏诛,彼等如丧家之犬,必恐陛下清算。

“依臣之见,彼等不外乎两条路:或拥兵自保,割据西凉;或狗急跳墙,反扑洛阳。前者为祸一方,后者则危及京畿!

“陛下遣吕布与张辽巡弋震慑,乃先声夺人之举,然终究需调集重兵,以雷霆之势,彻底荡平!”

卢植沉吟片刻,补充道:

“皇甫将军所言甚是。然西凉路远,彼等据险而守,急切难下。

“当务之急,乃固本培元。洛阳宫防,需精兵强将日夜戍守,绝不可再给宵小可乘之机。

“丁原所部并州军,陛下令其协防,此人虽非纯臣,然其子吕布既为陛下所用,丁原短期内当无异动。

“羽林、虎贲需尽快整编,汰弱留强,恢复战力。至于流民……”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忧色。

“洛阳内外,流离失所者众,嗷嗷待哺,若处置不当,恐生民变,为乱党所乘。

“需开仓放粮,妥善安置,使其各安其所,方能彰显陛下仁德,收拢民心。”

刘辩专注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案几上轻轻叩击。

两位老将所言,皆切中要害,与他心中盘算不谋而合。他看向卢植:

“卢师所言流民安置,乃安民之要。此事,朕欲托付于师。

“卿素有清望,熟知民政,当可担此重任。所需粮秣、人手,朕令尚书台全力配合。”

卢植肃然起身:“陛下信重,老臣敢不竭尽心力!定当妥为安置,不负圣望!”

刘辩示意他坐下,目光转向皇甫嵩:

“至于宫防与京畿戍卫,朕意,由皇甫将军总揽。羽林、虎贲、并州军以及新募兵勇,皆由将军统一调度,务必令洛阳固若金汤,使朕无后顾之忧。另有一事……”

他声音压低了几分,带着一丝寒意。

“昨夜宫变,竟有神秘刺客自地道潜入,若非燕云骑拼死护卫,后果不堪设想。

“此事蹊跷,绝非寻常。朕己命人详查地道来源与幕后黑手。

“将军整顿防务时,需格外留意宫中各处隐秘角落,加强巡查,严防类似地道出现,更要提防奸细里应外合!”

皇甫嵩眼中精光一闪,显然也想到了昨夜惊心动魄的刺杀,沉声道:

“陛下放心!臣定当亲自勘察宫防,增布岗哨,掘地三尺亦要找出所有隐患!至于奸细……”他冷哼一声,

“臣会布下天罗地网,凡有异动者,格杀勿论!”

殿内的气氛因提及昨夜刺杀而再次凝重起来。

初夏的阳光透过高窗,在光洁的地砖上投下明亮的光斑,却驱不散这权力核心深处涌动的暗流。

刘辩看着眼前两位国之柱石,心中稍安。

有了他们的支持,这盘大棋的下一步,才真正有了落子的底气。

“好!”刘辩的声音恢复沉稳。

“有二位老将军在,朕无忧矣。具体章程,二位可拟好奏报,朕即刻批复。洛阳安危,万民生计,就托付给二位了。”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深邃,“至于西凉……待洛阳根基稍稳,朕自会亲提大军,犁庭扫穴!”

皇甫嵩与卢植同时起身,拱手齐声道:“臣等遵旨!必不负陛下重托!”

看着两位老臣告退的沉稳背影,刘辩重新坐回御座。

方才与两位心腹重臣的密议,让他对洛阳的乱局有了更清晰的掌控脉络。

“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为了便宜二位老将军在洛阳城中行事,却是要给二位老将军正名。”说罢,刘辩顿了顿,接着朗声说道:

“敕令皇甫嵩为车骑将军,仪比三公总领洛阳内外诸军事,羽林、虎贲皆受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