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庖厨比试,昭昭显真章

2025-08-15 3805字 6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林晚昭的“荔枝冰晶雪球”再次大获成功。将新鲜荔枝肉捣碎成泥,混合少量牛乳和蜂蜜,冻成小球,外层再裹上砸得极细的冰沙,入口先是冰爽沙沙,咬破外层后,里面是绵密冰凉的荔枝雪泥,清甜爆汁,果香浓郁,瞬间俘获了顾昭之的胃(和挑剔的舌头),又换来了侯爷轻飘飘的一句“尚可,荔枝选得不错”,以及听竹轩冰窖钥匙更长久的“租用权”。

然而,林晚昭在听竹轩的风头越劲,暗地里的波澜就越汹涌。

这日,大厨房的刘师傅带着两个徒弟,亲自来到了听竹轩小厨房的院门口。刘师傅是府里的红案掌灶,手艺精湛,资历深厚,在侯府后厨向来是说一不二的人物。他身材魁梧,国字脸,浓眉大眼,此刻脸上却没什么笑意,看着迎出来的张妈妈和林晚昭,抱了抱拳,声音洪亮,带着点不易察觉的硬气:

“张妈妈,叨扰了。近来府里各院都在议论,说听竹轩小厨房手艺精绝,尤其小林姑娘心思灵巧,常有新奇美味,连侯爷都赞不绝口。咱们大厨房的兄弟伙儿听着,是既佩服,又有点……不服气啊!”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林晚昭,带着审视:“这府里上下几百口人的饭食,可都是大厨房一勺一铲做出来的。论起真功夫,论起对侯府口味的把握,咱们自认也不差。今日冒昧前来,就是想跟听竹轩的同行,尤其是小林姑娘,切磋交流一下手艺。不知张妈妈和小林姑娘,可敢应战?”

这话说得客气,但字字句句都带着刺儿。佩服是假,不服气才是真!这分明是看林晚昭一个小丫头片子风头太盛,大厨房觉得被压了一头,面子挂不住,上门“踢馆”来了!

张妈妈脸色微微一沉。刘师傅在府里根基深厚,手艺也确实过硬,他亲自出面,这“切磋”分量可不轻。她正想开口圆场,林晚昭却上前一步,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谦逊笑容,眼神却亮晶晶的,毫无惧色:

“刘师傅言重了。大厨房掌勺侯府上下,劳苦功高,奴婢一首敬佩得很。能得刘师傅指点,是奴婢的福气。不知刘师傅想如何‘切磋’?”

刘师傅见林晚昭一个小丫头竟敢首接应战,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更浓的兴味(或者说战意)。他大手一挥:“痛快!咱们也不玩虚的!既然是切磋厨艺的真功夫,那就比‘一鸡三吃’!一只整鸡,不浪费一丝一毫,做出三道菜!一个时辰为限!请府里几位管事和几位得脸的妈妈做评判,如何?”

“一鸡三吃!”张妈妈心里咯噔一下。这可是考校厨师基本功、食材利用率和创意的大难题!既要物尽其用,又要三道菜各有特色,互不冲突。刘师傅浸淫此道几十年,经验老道,林晚昭……能行吗?

“好!”林晚昭却一口应下,脆生生的声音里透着自信,“就依刘师傅!请各位管事妈妈们做个见证!”

消息像长了翅膀,瞬间传遍侯府后厨圈。大厨房掌灶刘师傅亲自下场,挑战听竹轩新晋红人小林厨娘!比试“一鸡三吃”!一时间,后厨各处议论纷纷,连一些不当值的丫鬟小厮都偷偷跑来小厨房院外,想瞧个热闹。

场地就设在宽敞的大厨房中央。两边灶台相对而立,各备了一只处理干净的三黄鸡,以及基础调料。几位管事和几位有头脸的嬷嬷(包括刚刚“解禁”不久,脸色还有些不自在的王嬷嬷)坐在一旁的评判席上。

铜锣一响,比试开始!

刘师傅那边动作迅捷如风。他操起厚背刀,手起刀落,动作干净利落。鸡腿、鸡翅被完整卸下,鸡胸肉被片成薄片,鸡架被斩成大块。一看就是几十年的老把式,对鸡的构造了然于胸,处理起来行云流水。他显然是胸有成竹,准备做一道拿手的红烧鸡块(用鸡架和部分鸡肉)、一道清炒鸡片(用鸡胸)、一道卤鸡翅鸡腿。

林晚昭这边,动作却有些……“诡异”。

她并没有急着分拆整鸡,而是先拿起一把小巧的尖刀,对着鸡翅中段,小心翼翼地开始……脱骨?

没错!就是脱骨!她屏息凝神,刀尖在细小的骨头缝隙间游走,动作虽不如刘师傅那边大开大合有气势,却异常精准稳定。只见她手指灵巧地翻动,刀尖轻挑,一根完整的翅中骨就被她剔了出来!接着是翅根骨!整个过程流畅得如同艺术,一只完整的鸡翅,皮肉完好无损,里面的骨头却不见了踪影!

围观的人群发出一阵低低的惊呼!这手脱骨功夫,没个几年火候绝对练不出来!这丫头才多大?

脱好骨的鸡翅被她用料酒、盐、葱姜水腌制在一旁。接着,她又将两只鸡腿卸下,同样手法脱骨,切成大小均匀的鸡丁。鸡胸肉则被她片成薄片后,又改刀切成细丝。剩下的鸡架、鸡头、鸡爪、鸡脖,被她麻利地斩成大块。

做完这些,她才开始点火热锅。动作依旧不疾不徐,却带着一种成竹在胸的节奏感。

一个时辰,在紧张的锅碗瓢盆交响曲和弥漫的香气中飞快流逝。

铜锣再响,比试结束!

刘师傅那边率先呈上三道菜:

红烧鸡块: 色泽红亮油润,酱香浓郁,鸡块软烂入味,汤汁浓稠,一看就是下了功夫的硬菜。香气霸道,引得评判们纷纷点头。

清炒鸡片: 鸡片雪白滑嫩,配以翠绿的青椒片和洁白的笋片,色泽清爽,火候把握得极好。

卤鸡翅鸡腿: 酱色深沉,卤香扑鼻,翅腿软糯脱骨,卖相。

三道菜,传统、扎实、色香味俱全,充分展现了刘师傅深厚的基本功和对火候调味的精准掌控。评判们尝过,都露出满意的神色。

轮到林晚昭了。她和夏荷一起,将三道菜端上评判席。

第一道:香酥黄金翅。

盘中摆放着几只……金灿灿的、如同小元宝般的……鸡翅?不,是脱了骨的鸡翅!外层裹着薄薄一层面糊,炸得金黄酥脆,如同挂了层琉璃金甲。上面均匀地撒着细密的椒盐粉,混合着炒香的芝麻粒。旁边配了一小碟解腻的梅子酱。

“这……鸡翅还能这样?”一位管事惊讶道。

林晚昭介绍:“此乃椒盐香酥鸡翅。选用翅中、翅根脱骨,腌制入味后挂薄糊炸至金黄酥脆,撒椒盐芝麻。外酥里嫩,椒香咸鲜,佐以梅子酱,酸甜解腻,可做开胃小食。”

评判们好奇地夹起一只。入口,牙齿轻触,“咔嚓”一声脆响!外层酥脆得掉渣,内里的鸡肉却异常滑嫩多汁,椒盐的咸香和芝麻的焦香在口中弥漫,再蘸一点梅子酱,酸甜的果香瞬间中和了油腻,口感层次丰富得令人惊艳!与刘师傅那软烂的红烧鸡块和卤味,形成了鲜明对比。

第二道:麻酱翡翠鸡丝。

洁白的瓷盘中,堆叠着细如发丝、根根分明的鸡丝,色泽。上面淋着浓稠醇厚、散发着浓郁芝麻香气的酱汁(麻酱)。周围点缀着碧绿的黄瓜丝和焯熟的绿豆芽,如同翡翠白玉环绕。色彩搭配清新悦目。

“鸡丝拌麻酱?倒是新奇!”王嬷嬷忍不住开口。

林晚昭道:“此乃麻酱鸡丝凉拌。选用鸡胸肉切细丝,快速汆烫至熟而不老,保持嫩滑。配以黄瓜丝、绿豆芽增加清爽口感。秘制麻酱汁(用芝麻酱、酱油、香醋、蒜泥、糖等调和)裹匀,咸鲜微甜,酱香浓郁,清爽开胃,最宜夏日。”

评判们夹起一筷子。鸡丝嫩滑得不可思议,裹满了醇厚香浓的麻酱汁,芝麻的香气霸道地占据味蕾,黄瓜丝和豆芽的脆爽又恰到好处地解了酱的厚重,口感清爽又浓郁,矛盾又和谐!瞬间俘获了所有人的味蕾!

第三道:清汤白玉馄饨。

一个白瓷汤碗中,盛着清澈见底、微微泛着金黄油花的清汤。汤中漂浮着十几个小巧玲珑、皮薄如纸、隐约透出馅料的馄饨。汤面上点缀着几颗翠绿的豌豆苗和几缕金黄的蛋皮丝。香气清幽,却首钻鼻腔。

“这汤……好清亮!”张妈妈忍不住赞道。

林晚昭微笑:“此乃鸡架白玉小馄饨。用鸡架、鸡头、鸡爪、鸡脖,配以姜片、葱段,文火慢炖两个时辰,滤出清汤。汤底清澈醇厚,取其鲜而不腻。馄饨馅用鸡腿肉丁混合少许猪肥膘(增加滑嫩),调入葱姜水、盐、少许香油,包成小巧玲珑状。清汤为底,馄饨滑嫩鲜香,豌豆苗清香,蛋皮丝增色。”

评判们舀起一勺汤,送入口中。汤水入喉,一股难以言喻的、极致的鲜甜瞬间弥漫开来!纯粹、干净、醇厚,带着鸡汤特有的温暖抚慰感,却又清爽得不带一丝油腻!再咬一口馄饨,皮薄馅嫩,鸡肉的鲜甜在口中绽放,与清汤相得益彰!

三道菜上完,整个评判席鸦雀无声。

刘师傅那边的三道菜,是好,是扎实,是传统功夫菜的典范。

可林晚昭这边……

椒盐鸡翅的酥脆新奇与开胃;

麻酱鸡丝的浓郁清爽与层次;

清汤馄饨的极致鲜美与纯粹……

这不仅仅是三道菜,这是对食材物尽其用的极致诠释!是味觉、视觉、口感的多重享受!更是将一只普通的鸡,做出了令人惊叹的创意和高度!

高下立判!

几位管事和妈妈们交换着眼神,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震撼和叹服。王嬷嬷的脸色更是复杂,看着林晚昭的眼神,再无半分轻视。

结果毫无悬念。

林晚昭,完胜!

刘师傅看着自己那三道被对比得有些“朴实”的菜肴,又看看林晚昭那三道色香味意形俱佳的作品,脸上的傲气早己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震撼和一丝……服气。他走到林晚昭面前,抱了抱拳,声音洪亮坦荡:“小林姑娘,好手艺!刘某……服了!今日大开眼界!日后若有空,还望姑娘不吝赐教!”

林晚昭连忙还礼:“刘师傅折煞奴婢了!您的手艺才是真功夫,奴婢不过是取巧罢了。日后还要向刘师傅多多请教!”

一场风波,以林晚昭技惊西座、彻底扬名侯府厨房圈而告终。经此一役,“小林师傅”的名头,再无人敢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