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赏银风波,再显玲珑心

2025-08-15 2576字 6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袖袋里那个沉甸甸、还带着一丝书房墨香(心理作用)的小银锞子,像个小火炉,熨帖着林晚昭一路飘回小厨房。劫后余生的轻松、被神仙般侯爷夸奖的晕乎、外加一笔意外之财的狂喜,让她脚下发飘,脸上挂着收都收不住的傻笑,嘴角恨不得咧到耳根子去。

刚踏进小厨房的院门,就撞上夏荷那双亮得惊人的大眼睛。

“小林姐!小林姐!”夏荷像只欢快的小麻雀扑上来,压低声音,激动得语无伦次,“怎么样?侯爷没为难你吧?他……他是不是夸你了?我听见张妈妈和秋月姐姐说,侯爷把面都吃光了!是不是真的?侯爷长什么样?是不是真的跟画里的神仙似的?”

一连串的问题像小石子砸过来。林晚昭还没来得及回答,张妈妈也从厨房里走了出来,脸上带着关切和询问。

“怎么样?侯爷……说什么了?”张妈妈的声音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林晚昭深吸一口气,努力压下想要蹦跶的冲动,但声音里的兴奋还是藏不住:“回张妈妈,侯爷……侯爷很好!特别温和!他夸汤清味醇,夸肉片切得薄,夸面条火候好!还……还赏了奴婢这个!”她小心翼翼地掏出那个小银锞子,摊在手心,在午后的阳光下闪着的光芒。

“嚯!”夏荷倒吸一口凉气,眼睛瞪得像铜铃,“银子!是银子!侯爷赏的!”

张妈妈看着那锃亮的银锞子,脸上先是惊讶,随即也绽开了真心实意的笑容,连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好!好!侯爷赏的!这是天大的体面!晚昭啊,你这丫头,真是给我们小厨房长脸了!”她拍了拍林晚昭的肩膀,语气是前所未有的慈和。

小厨房里洋溢着欢快的气氛。夏荷围着林晚昭叽叽喳喳,张妈妈也难得地夸了她好几句。林晚昭晕乎乎地享受着这突如其来的高光时刻,只觉得阳光都格外明媚,连院子里飘来的竹叶清香都格外醉人。

然而,这份纯粹的喜悦,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并不都是和谐的。

角落里,一个正在默默择菜的帮厨孙嫂(三十多岁,圆脸,平时话不多,但眼神总透着点精明),手上的动作慢了下来。她看着被众星捧月般的林晚昭,看着她手里那枚刺眼的银锭子,又想起自己在这小厨房辛辛苦苦干了五六年,连侯爷的面都没见过几次,更别说赏赐了……一股酸溜溜的滋味止不住地往上冒。

她撇了撇嘴,用不大不小、刚好能让张妈妈听见的声音,对着旁边洗刷蒸笼的另一个婆子嘀咕:“啧,到底是新来的,心思就是活络。一碗面就得了侯爷青眼,这攀高枝的本事……咱们这些老实的,真是拍马也赶不上哟。”

那婆子没敢接话,只是尴尬地笑了笑,加快了手上的动作。

孙嫂的话像一根细小的刺,扎破了欢快的气球。小厨房里的气氛瞬间微妙地凝滞了一下。夏荷脸上的笑容僵住了,担忧地看向林晚昭。张妈妈也皱了皱眉,不悦地瞥了孙嫂一眼,但碍于都是老人,没立刻发作。

林晚昭脸上的傻笑也慢慢收敛了。她不是傻子,孙嫂话里的酸意和指桑骂槐,她听得明明白白。“攀高枝”、“心思活络”……这帽子扣得可真大!她心里的小火苗“噌”地一下就冒起来了。她凭本事做的面,侯爷赏的银子,怎么就成攀高枝了?

但怒火刚起,就被理智强行压了下去。硬顶?跟孙嫂吵一架?除了让张妈妈难做,让小厨房气氛更僵,没有任何好处。她林晚昭刚在侯爷面前得了点好印象,可不想后院起火。而且,张妈妈刚才的维护和夏荷的担忧,她都看在眼里。这小厨房,是她好不容易站稳的新地盘。

一个念头飞快地闪过脑海。她深吸一口气,脸上重新挂起笑容,不再是刚才那种傻乐,而是一种带着点豁达和真诚的笑。她走到张妈妈面前,将那个还带着体温的银锞子双手递了过去。

“张妈妈,”她的声音清脆,带着点不好意思,“这银子……侯爷说是赏奴婢的。但奴婢心里明白,没有您这些日子的教导,没有夏荷妹妹帮忙准备食材,没有大家伙儿平日里维持这小厨房的干净整齐,奴婢哪有机会给侯爷做面?更别说得赏了。这银子,奴婢一个人拿着,心里不安。”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脸色各异的众人,尤其是孙嫂,语气更加诚恳:“奴婢想着,不如……用这银子,请张妈妈做主,去大厨房那边买些上好的点心和果脯回来,咱们小厨房的人,都沾沾侯爷的福气和恩典,一起尝尝?就当是……奴婢谢过大家的照应,也托大家的福了!”

这一番话说出来,小厨房里彻底安静了。

张妈妈愣住了,看着林晚昭递过来的银子,又看看她真诚的眼睛,心里瞬间涌起一股暖流和赞赏。这丫头!不仅手艺好,心思也如此通透!不骄不躁,还知道顾全大局,收买人心(褒义)!孙嫂那点酸话,在她这举动面前,简首上不了台面!

夏荷第一个反应过来,拍着手跳起来:“好啊好啊!小林姐真好!”

其他几个原本有些看热闹或心里也略泛酸水的帮厨婆子,脸上也露出了惊讶和喜色。请客?用侯爷赏的银子?这面子可不小!而且林晚昭话说得漂亮,把功劳都归于大家,听着就舒坦!

孙嫂的脸色则是一阵红一阵白,尴尬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她刚才还说人家攀高枝,结果人家转眼就把“高枝”上摘的果子分给大家吃!这对比……显得她刚才那点小心思,又酸又小气!

张妈妈欣慰地接过银子,脸上重新露出笑容,还带着点难得的爽利:“好!晚昭丫头有心了!这银子,侯爷赏你是你的造化,你能想着大家,更是你的厚道!孙嫂,”她特意点名,语气不轻不重,“你去趟大厨房,找周师傅,就说听竹轩张妈妈要些时兴的点心果脯,捡好的买!银子……用这个!” 她把银锞子递给孙嫂。

孙嫂接过那沉甸甸、仿佛还带着林晚昭体温的银子,只觉得烫手无比,脸上臊得通红,低低应了声“是”,几乎是逃也似的出了小厨房的门。

一场小小的风波,被林晚昭用一枚银锞子和几句漂亮话,轻飘飘地化解于无形。小厨房的气氛重新变得融洽,甚至比之前更添了几分和气。大家看林晚昭的眼神,除了羡慕,更多了几分真心的亲近和佩服。

张妈妈看着林晚昭麻利地回到案板前,开始清洗做点心的模具,心里暗自点头:这丫头,年纪不大,处事却如此玲珑剔透。在这深宅大院里,有手艺固然重要,但这份懂得“和光同尘”的智慧,或许才是她将来真正能站稳脚跟的倚仗。

林晚昭低着头,认真地刷着模具,嘴角却悄悄弯起一个狡黠的弧度。花点小钱,买个清净,还能赚个好名声,这买卖……划算!侯爷的银子,花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