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改选新村长
这一边,韩贩郎夫妇已经到了柳芸家。
阿珑正在院子里劈柴,见了来人就想躲,却被柳芸喊住:“阿珑,快去给韩叔叔兰娘婶子倒茶。”
阿珑不情不愿地应了一声,转身进了屋。他向来不耐这些寒暄,但既是夫人吩咐,也只好照做。
柳芸请两人进屋坐下,笑问道:“夏风这几日如何,可还闹腾?”
“那小子现在已经活蹦乱跳的,”韩贩郎摇头叹气,“就是他奶奶被吓得不轻,这两天只要听见水声就吓一跳,怕是留下心病了。”
柳芸沉吟片刻:“要不请个神婆来做做法?虽说不一定管用,但也能让老人家心里踏实些。”
兰娘眼睛一亮:“这主意好!我回去就和她商量。”
闲聊间,韩贩郎突然压低声音:“嫂子知道不?村里要选新村长了,连我三哥的名字都在名单上。”
他顿了顿,又道:“要是早知道,该把嫂子你的名字也报上去。你医术好,又帮村里赚了不少钱,做村长再合适不过。”
柳芸正要说话,阿珑端着茶进来,韩贩郎便识趣地住了口。
待阿珑退下,柳芸才道:“我一个妇道人家,哪能做这村长。再说了,现在最要紧的是村里的孩子们。”
“这话怎么说?”兰娘好奇道。
“你看夏风这次落水,不就是因为没大人看管着吗?”柳芸叹了口气,“村里没有书院,孩子们整日在外野,早晚要出事。”
韩贩郎连连点头:“嫂子说得对!我看那些孩子,成天在河边玩耍,要不是这次有惊无险......”
“所以我想着,”柳芸正色道,“不如用村里的公款建个书院。前些日子卖狼皮狼肉,加上墨具坊的租金,约莫有四十两银子。还有朝廷的补助,够把学院建起来了。另外除了买些书籍,文房四宝等,开销倒也不算太大。”
兰娘眼前一亮:“这主意好啊!我家夏风要是能进书院读书,也免得整天胡闹。”
正说着,宗祠的钟声响起了,悠扬的声音传遍整个村子。
“估计是要选新村长了,”韩贩郎站起身,“我去看看。”
柳芸送两人出门,站在院子里若有所思。她想起村长看她时那纠结的眼神,大约也是觉得可惜她不是男儿身。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当务之急是要把书院的事情定下来。一会儿她也得赶紧去找宗主商量,趁着今晚大家都在宗祠,正好一起议一议这事。
柳芸忽然想起,去年这个时候,她刚刚接手药铺,还在为能不能在村里站稳脚跟发愁。
一年过去,她不仅治好了不少病人,还帮村里赚了钱。虽然不能做村长,但只要能为村里做些实事,似乎也不错。
柳芸吩咐赵氏把饭菜端上来,阿珑也把家里几个小的都喊过来一起坐在饭桌前。
柳芸慢条斯理地品尝着晚饭,饶有兴致地听着远处传来的喧闹声。
“娘,快点吧!选举要开始了!”大郎在院子里急得直跺脚,脸上写满了焦急。他不时探头往宗祠的方向张望,生怕错过了什么精彩的场面。
“是啊是啊,我和大哥都等不及要去看选举了!”二郎也在一旁催促,小手不停地扯着阿珑的衣角。
阿珑无奈地看了眼宗祠的方向,轻声道:“夫人,要不我先带几个少爷小姐过去?”
柳芸抿了抿嘴角,放下碗筷。瓷器与桌面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也好,你先带他们过去吧。”
待阿珑领着几个孩子离开,柳芸这才缓缓起身。她走到铜镜前,仔细整理了下衣襟,确保每一处褶皱都恰到好处。她并不着急,今夜,她有自己的计划,最好晚点到场,真正的主角可是要压轴出场的。
天色已经全黑,宗祠外的火把将夜空映得通明,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村民们扶老携幼,三三两两地往宗祠赶去。连几个月大的婴儿都被裹在襁褓中带来了,小脸被火光映得红扑扑的,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夜风微凉,带着初秋的清爽。柳芸漫步在村中小路上,两旁的梧桐树沙沙作响,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大戏伴奏。路过的村民纷纷向她问好,她微微颔首回应,表情始终平静如水。
宗祠里人头攒动,烛火摇曳。香案上供奉的祖先牌位在火光中若隐若现,见证着这场注定不平凡的选举。村长正站在中央高声宣读候选人名单,他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
五根高高的竹筒竖在地上,每根竹筒前都站着一位候选人。他们或是踌躇满志,或是忐忑不安,各自怀着不同的心思。
“韩大禄、韩超、韩明、韩峰、韩松。”村长的声音在宗祠内回荡。
人群中响起窃窃私语。有人在议论韩家几位候选人的优劣,有人在打听各自的支持者,还有人在猜测最终的结果。
柳芸站在人群后方,看着村民们犹豫不决的模样。她注意到韩明正不停地向周围人拱手示意,脸上带着讨好的笑容;韩峰则站得笔直,一副傲然的姿态;至于其他几人,或是局促,或是紧张,各自表现出不同的状态。
就在这时,一个清亮的声音突然响起:“为啥没见柳管事的名儿?”
人群骤然安静,所有目光都转向声音传来的方向。只见殷欢正趴在墙头,月光为她勾勒出一道倔强的轮廓。她的眼睛亮晶晶的,直直地盯着宗祠中央的村长。
柳芸微微挑眉,这个丫头,倒是比她预想的还要早些按捺不住。不过,这样也好,省得她自己开口。
“女子如何能当村长!”韩明立刻反驳道,语气中带着几分轻蔑。他环顾四周,似乎在寻求其他人的认同。
殷欢从墙头一跃而下,裙摆在风中翻飞。她大步走进宗祠,目光如炬:“那请问这位韩公子,你觉得一个村长该具备什么条件?”
韩明学识有限,被问得一时语塞。他的目光游移不定,企图在人群中找到帮自己说话的人。
“是要能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的人!”二郎响亮的声音从人群中传来。他站在凳子上,小脸涨得通红。
“对!是要有本事的人!”
“是要为村里谋福利的人!”
“是要能保护村民的人!”
此起彼伏的呼声中,柳芸缓步走向宗祠中央。她的每一步都从容不迫,嘴角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烛光为她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衬得她愈发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