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卫县令巡临
柳芸回到家中,突然感到一阵空落落的。这些年来,她早已习惯了丈夫时常外出,可每次分别,心里总还是会泛起不舍。
正当她收拾着早饭的碗筷时,韩老汉一来,这寂静就被打破了。
“老三走了?”韩老汉站在院子里,手里还拿着锄头。
“嗯,刚送到青石镇。”柳芸放下手中的活计,给他倒了杯茶,又端来一盘自己做的果酱酥饼。
韩老汉尝了一口,连连称赞:“好吃,好吃!这手艺越发见长了。”他放下点心,又小心翼翼地问:“你们准备什么时候插秧?”
“家里面刚收了一百亩地的收益。”柳芸笑着说道。
韩老汉这才恍然大悟,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瞧我这记性,都忘了你们家现在是地主了。”
两人又商量了农忙后的翻新事宜,韩老汉拍着胸脯保证一个月内办妥。柳芸坚持要给帮工添些工钱,韩老汉只是摆手,叮嘱她别顿顿做肉汤就行。
送走韩老汉后,柳芸想起卫县令要来村里视察的事,便去村长家借铜锣通知村民。
“柳娘子来了。”村长媳妇热情地招呼她进屋。
柳芸婉拒了喝茶的邀请,直接说明来意。村长爽快地答应了,但在她准备离开时,柳芸又一次看到了村长那欲言又止的复杂眼神。
“村长,有什么话直说就是。”柳芸停下脚步,转身问道。
“没事没事,”村长连忙摆手,脸上堆满笑容,“这可是咱们村的荣耀时刻,你赶紧去通知大家伙儿做好准备!”
看着柳芸离开的背影,村长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他想起村里那些闲言碎语,不由得叹了口气。一个女子,不安分地守着相公读书,反而去做起了生意,这在乡里人看来,终究是不太妥当的。
柳芸当然知道村里人的想法,但她选择视而不见。
柳芸拿着铜锣走在村里的小道上,一边敲一边扯着嗓子喊话。清晨的阳光透过树梢洒落在她身上,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她的声音因为连续喊话而变得有些沙哑,但依然响亮。
“待到开春田里插秧,卫县令要来观摩农事!大家都听好了!”
村道两旁的农家小院里,陆续探出几个好奇的脑袋。有人推开院门,有人站在门槛上张望,还有人索性走出来打听详情。
“柳姑娘,卫县令真要来咱们村?”赵嫂一边擦着手上的水渍,一边急切地问道。
柳芸放下铜锣,揉了揉发酸的手腕:“千真万确。这可是咱们村的大事,大家伙儿都得上心。”
一圈溜下来,她的喉咙喊得火辣辣的疼,不由得暗自腹诽:要是自己当了村长,第一件事就是让韩木匠打造个传声筒。这铜锣喊话的方式实在太伤嗓子了。
消息很快在村里传开,整个韩家村都沸腾起来。村民们比过年还要积极,一大早就起来洒扫庭院。院子里扫得干干净净,窗户擦得明亮透亮,就连常年积攒的蛛网也被清理得一干二净。
文氏家的动静最大,婆媳几个把年节的新衣从箱底翻出来,挂在院子里的竹竿上抖褶子。阳光下,几件艳丽的衣裳随风轻轻摆动。
“娘,这件红色的给你穿。”文氏的大儿媳郑氏一边抖着衣服一边说。
文氏笑得见牙不见眼:“好好好,咱们一家子都穿新衣,让县令大人看看咱们韩家村的精气神!”
韩峰从院外经过,看到这阵仗,忍不住停下脚步:“疯了吧你们!谁家插秧还穿新衣裳?”
郑氏立刻瞪了他一眼:“你懂什么!反正又不用你洗衣裳!”
韩峰被怼得哑口无言,悻悻地走开了。但没走几步,又回头嘀咕:“这些婆娘,真是疯魔了。”
墨具坊也停工两天,让工役们专心准备插秧的事。卫默和殷欢这两个外来人也主动请缨帮忙,此时正在韩木匠家茶棚外挂横幅。
柳芸家出的布料做成的横幅,被挂在最显眼的位置。上面写着“恭迎卫县令巡临”几个大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韩大禄已经安排好了接待事宜。各家凑食材,由他家女眷掌勺。后院里飘来阵阵饭菜香,勾得路过的人直咽口水。
殷欢默默在工坊里帮忙打下手,虽然话不多,但做事麻利。她将案板擦得锃亮,菜刀舞得飞快,很快就把一堆萝卜切成了整齐的丝。
村里的妇人们看在眼里,纷纷点头称赞:“这丫头虽然看着柔柔弱弱的,但挺能干。”
柳芸安排完座位,看到殷欢在灶间忙碌的身影,不禁挑了挑眉。看来这丫头是放弃了那一千字的目标,倒是懂得审时度势。
约定的日子转眼就到。天还没亮,村民们就聚集在村口翘首以盼。清晨的露水打湿了他们的鞋子,但没人在意。
柳芸来到村口,看着密密麻麻的人群,连忙开始驱散:“太阳都要出来了,趁凉快赶紧去插秧吧。”
村民们下意识看向村长和宗主。宗主坐在树下的石凳上,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村长只好挥手示意大家先去干活。
田间很快响起扑通扑通的下水声。村民们分散开来,熟练地在水田里忙碌。清晨的阳光洒在水面上,泛起粼粼波光。
“我也去了。”柳芸对两位老人说,“你们在树下歇着吧。”
村长嘴硬说自己还硬朗,但粗重的喘气声出卖了他。等柳芸走后,他一屁股坐在石凳上,额头上已经渗出细密的汗珠。
宗主笑道:“老了就老了,硬撑什么?”
村长叹了口气,目光望向远处忙碌的村民:“要不是找不到合适的继任者,我早就回家带孙子了。”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两人立即站起来,整了整衣襟。
一辆青色马车打头,后头紧跟着四辆牛车,还有一群步行的年轻人。马车前是两个衙门差役,腰间挂着令牌,走路带风。
后面的牛车上坐着各镇里正和村长。玉泉镇的里正远远看到村口的人影,立刻扯着嗓子喊道:“韩家村的!”
村长笑着迎上去。韩超、韩松等年轻人也都跑来帮忙。韩大禄从茶棚狂奔而下,一边跑一边喊:“快快快,把凳子搬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