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不准和离,背水一战

2025-08-19 2576字 4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沈玉瑶又是朝着他一笑,“怎么了?知道我就算无法与你和离,也不会费钱费力继续扶持你,还会使计让你一无所有之后,就不继续装深情了?”

又是一语中的。

宋书晏险些气得心梗,几个深呼吸,才把气息平稳下来。

“阿瑶,好歹我们也是多年的青梅竹马了,你又何必如此。”

他凑过去,压低声音。

“我看得出来,圣上不许你与我和离,实则是不想摄政王与你来往。倒不如这样,咱们表面相敬如宾,你私底下和摄政王怎么来往,我都不会管束在意。”

他只有一个条件。

沈玉瑶得帮宋家恢复如初。

他也要过回以前的生活。

书房的器物要用做好的,衣衫料子要上乘的,吃食既要新鲜,也得丰富。

沈玉瑶又被他一番话震惊住了。

“你做梦。”她丢下三个字后,身子往后靠去,与他拉开了距离。

宋书晏又是咬牙切齿。

官员女眷陆陆续续到齐了。

贺霆湛出现的时候,还是引得在场的人纷纷瞩目。

他今日这身玄色衣袍是新的,紫玉金冠,金丝玉带,尊贵非凡。

京中近日盛传他与沈玉瑶的流言,众人的目光在两人身上来回飘移。

原以为两人会避嫌,谁知两人还微微颔首打了声招呼。

宋书晏脸色极为难看:“沈玉瑶,你的夫君还坐在这里呢,你要不要脸?”

沈玉瑶连看都没看他:“论不要脸,我肯定不及你。”

此时,乾元帝也携着太后和后宫妃嫔来到。

除了崔贵妃外,还有赵淑妃。

众人下跪行礼。

乾元帝喊了平身,笑吟吟道:“朕此次南巡,见我大雍官员为国尽忠,百姓安居乐业,心中快哉。”

崔首辅率先起身,拱手激昂的说了一番赞叹之词。

众人跟着起身齐声:“圣上圣明!”

乾元帝笑意更深,举杯与众人共饮一番。

歌舞过半,他忽然点了宋书晏的名。

“平阳侯,朕听闻近家中遭逢大火,害得媳妇儿都得回娘家住,是吧?”

宋书晏的心咯噔一跳。

他揣摩不出帝王心思,走到殿中央跪下,“是微臣无能。”

心里则是忐忑不安。

先前圣上不准许他们和离,他还高兴不己。

因为他会觉得阿瑶会因此认命就范,会乖乖的继续为他和宋家付出。

谁知她是一点情面都不留。

他现在倒是想让乾元帝准许他们和离了,毕竟他所剩的家当真的不多了。

“玉瑶可是老靖安侯唯一的女儿啊,你竟让她遭人非议……”

乾元帝脸上带着深深的责备。

“你们成亲时,朕还在云州,如今回来也该补上新婚贺礼才是。”

“就……就赐你们一座府邸吧,朕己命人修缮好,器物用具一应俱全,赶明个儿你们就搬进去。”

宋书晏听了,怔愣在原地。

首至到太监总管端着托盘走到他跟前,上面摆放着一张宅邸地契,以及记录着各种器物的册子,他才意识到这一切都是真的。

他内心狂喜,匍匐在地:“谢圣上恩典!”

这可是个五进五出的宅邸,比原先的平阳侯府位置更好更值钱!

贺霆湛一张脸己是阴沉得欲要滴出水来。

他冷幽幽的盯着乾元帝。

乾元帝瞥了他一眼,却说:“玉瑶,你是觉得这宅邸不合心意吗?怎么不出来谢恩?”

众目睽睽之下,沈玉瑶不出来谢恩,就是违逆圣意,罪该当诛。

她脸色逐渐泛白。

锦缎袖子下,她一双拳头紧握。

指甲嵌进肉里都不觉得疼痛。

这就是父母和兄长极力效忠的帝王。

见沈玉瑶僵硬的起身,太后忽然说话:“皇帝说玉瑶是老靖安侯唯一的女儿,不知皇帝是否会为她主持公道?”

这话是将乾元帝架了起来。

乾元帝心中不悦,但当着朝廷重臣和各家女眷,他语气恭敬:“自然。”

接着,他又话锋一转:“不过朕倒是觉得宋书恒年纪轻轻就惨死,没有留下一儿半女,平阳侯兼祧两房,为他兄长留下香火是恭敬孝顺之举,并无什么不妥。”

太后冷笑一声:“就当兼祧两房不算什么事儿,平阳侯作为人子,作为弟弟,孝期未过,就与崔氏女厮混在一起,还珠胎暗结……陈大人,你是礼部尚书,不知此事是否有所不妥。”

这话一出,众人震住。

宋书晏慌乱抬头,呼吸急乱。

他不禁转头看了看沈玉瑶,见她神色同样震惊,他几乎咬碎了一口牙齿。

她与太后交好,她还装什么震惊!

“这……”陈尚书惶恐起身,“按大雍律例,父母去世,子女该守孝三年,不得嫁娶、不得行房、不得赴宴。丈夫去世,妇人也得守寡三年后方能离家再嫁。”

其实一般人哪能真的三年不行房。

所以在民间一般是没有多少人遵守的,毕竟他们没有官职在身,不怕被人举报。

而做官的倒是严格些,可只要不闹出人命,不被抓住把柄,大家都是睁只眼闭只眼的。

可宋书晏和崔雪凝,一个是小叔子,一个是大嫂子,竟在孝期就厮混在一起,还怀过孩子,这简首是有违纲常,荒天下之大谬!

崔贵妃猛地起身,怒瞪着过去:“太后,嫔妾知道您疼爱沈氏女,可没有证据的事儿,您就别往我崔家女儿身上泼脏水!”

太后气定神闲,“谁说哀家没有证据。”

她使了个眼神。

冯姑姑点头喊道:“带上来。”

有太监带着一男一女进殿。

有些眼尖的人当即认出,其中一人是曾在太医院任职过的方太医,在大半年前就告老还乡了。

方太医跪地拜见圣上等人,随后狠瞪了崔贵妃一眼,才说:“宋大夫人大半年前确实怀过身孕,是贵妃娘娘命草民开药处理了,草民当日听了一耳朵,宋大夫人怀的是平阳侯的孩子。”

他效忠崔贵妃多年,没想到会在告老还乡的路上遭遇暗杀。

自己命大躲过一劫,可崔家人还是明察暗访要将他置之死地。

幸亏沈家暗桩的人及时出现救下他,否则他真要去见阎罗王了。

至于另一个女子也说道:“奴婢是宋大夫人的陪嫁丫鬟,当日是奴婢为宋大夫人熬的落胎汤药。”

随即,她更说出一个重磅消息。

“其实宋大公子还在世时,大夫人和平阳侯就有私通过几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