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便利贴下的回音

2025-08-16 4704字 10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宿舍楼的楼道灯是声控的,温砚秋踮着脚尖贴便利贴时,脚步声惊动了灯泡,暖黄的光 “啪” 地亮起来,在灰扑扑的墙面上投下她佝偻的影子。便利贴是从食堂捡的废弃菜单纸,背面还印着 “冬瓜炖排骨 8 元”,她用黑色水笔写得满满当当:

“代寻家乡味 ——

南方腌菜 / 梅干菜 / 手工辣酱

北方杂粮 / 红薯干 / 现磨豆浆

(成本价 + 5 元跑腿费,可预订)

温砚秋 138xxxx5678

(微信同号)”

写完最后一个字,笔尖在 “5 元” 上顿了顿。她数过钱包里的零钱,从学校到县城的大巴费要 12 块,来回就是 24 块,5 元跑腿费其实连路费都不够,但她实在不好意思多要。

胶带在指尖粘出黏腻的触感,她把便利贴贴在公告栏最显眼的位置,正对着楼梯口。风从楼道窗户灌进来,吹得便利贴边角微微掀起,像只振翅欲飞的白蝴蝶。

“砚秋?你在贴什么呢?”

夏晓语抱着刚洗好的衣服从楼梯上来,发梢还滴着水,看到墙面上的便利贴,眼睛一下子亮了,“代寻家乡味?你要做代购啊?”

“就是…… 试试。” 温砚秋的脸颊有点发烫,把笔塞回口袋,“看大家总说食堂的菜没味道。”

“这主意绝了!” 夏晓语凑过来,手指点着 “手工辣酱” 几个字,“我妈上周还说想给我寄她做的牛肉酱,刚好能放你这儿代卖!” 她突然压低声音,“不过 5 块跑腿费太少了吧?你来回跑多累啊。”

“先试试嘛,能帮大家带点东西就好。” 温砚秋扯了扯便利贴的边角,确保它粘得更牢,“说不定根本没人买呢。”

“怎么可能!” 夏晓语拍了拍她的肩膀,水珠溅到温砚秋手背上,凉丝丝的,“我现在就帮你发朋友圈,我们系好多南方同学呢!”

看着夏晓语抱着衣服跑进宿舍的背影,温砚秋心里泛起阵暖意。她摸了摸那张薄薄的便利贴,纸页边缘被风吹得卷了起来,像在点头应和。

第二天早上去上课,温砚秋特意绕到楼道看了眼,便利贴还在,只是边角多了道折痕。她心里有点失落,正准备转身,却发现折痕底下似乎压着什么东西。

蹲下身仔细一看,是张同样大小的纸条,用透明胶带粘在公告栏上,刚好贴在她的便利贴正下方。上面是用黑色水笔写的字,笔锋凌厉,和江冶笔记本上的数字笔迹如出一辙:

“可代买北方杂粮(小米 / 绿豆 / 燕麦),需提前 3 天预订。

江冶 139xxxx7890

(微信:J-Ye98)”

温砚秋的心跳漏了一拍。

江冶?他怎么会……

她盯着那个微信号看了半天,指尖在手机屏幕上犹豫着,要不要加好友。昨天他给的面试题库还夹在课本里,简笔画的馒头在脑海里晃来晃去。这个人总是这样,冷不丁地冒出个举动,让人摸不着头脑。

“叮 ——”

手机收到条微信好友申请,备注是 “江冶 杂粮”。

温砚秋盯着屏幕愣了两秒,连忙点了通过。几乎是同时,对方发来一条消息,只有一个算盘表情,后面跟着句:“统计表格做好了,发你?”

她还没来得及回复,就收到一个文件,点开是个 Excel 表格,做得异常细致:分了 “南方特产”“北方杂粮” 两个 sheet,每个 sheet 里都列着品名、预估价格、预订截止时间、取货地点,甚至还有一栏 “备注(忌口 / 特殊需求)”。

最底下用红色字体标着行小字:“建议先收 20% 定金,避免跑单。”

温砚秋看着表格,突然笑了。这个看起来冷冰冰的男生,居然连跑单都想到了。她手指在屏幕上敲了敲,回了个 “好呀”,后面加了个笑脸表情。

刚放下手机,上课铃就响了。整节课她都有点心不在焉,老师讲的市场营销理论在耳边嗡嗡作响,眼前却总浮现那张便利贴和 Excel 表格。下课铃一响,她就抓起手机往外跑,想再去看看公告栏。

楼道里己经围了几个同学,正对着两张便利贴指指点点。

“哎,这个温砚秋是谁啊?真能买到正宗的南方腌菜?”

“江冶我知道,计算机系的学霸,他老家好像就是北方农村的,杂粮肯定靠谱。”

“我要订小米!食堂的小米粥稀得像水!”

温砚秋站在人群外,看着有人掏出手机拍照,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怦怦首跳。她悄悄退到楼梯口,刚拿出手机想告诉江冶有人感兴趣,就收到他发来的消息:

“刚去看了,有 3 个人拍了照片,预计今天能收到 5-8 个订单。”

后面跟着个柱状图的截图,是用他那个统计表格自动生成的,横轴是时间,纵轴是预估订单数,线条一路向上弯出个漂亮的弧度。

温砚秋忍不住弯起嘴角,回了个 “厉害” 的表情。

中午去食堂吃饭,她刚走到门口就被张叔叫住:“砚秋,这儿有你的电话,说是你姥姥打来的。”

电话那头的乡音带着电流声,姥姥说镇上的大巴通了,酸豆角己经托司机捎到县城,让她有空去车站取。温砚秋算着时间,周末去县城刚好能赶上取货,还能顺便去批发市场问问价格。

挂了电话,她发现江冶就坐在昨天的角落位置,面前摆着个白面馒头和一碗免费汤,正低头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他身上,把黑色卫衣染成了浅灰色。

温砚秋深吸一口气,端着餐盘走了过去。

“介意我坐这儿吗?”

江冶抬头,嘴里还嚼着馒头,含糊地 “嗯” 了一声,往旁边挪了挪。

“我姥姥寄了酸豆角到县城,周末我去取。” 温砚秋把餐盘放在桌上,声音有点小,“你要的北方杂粮…… 需要我顺便带吗?”

江冶的笔顿了顿,抬眼看她:“县城有杂粮批发市场?”

“好像有个干货市场,我上次兼职路过看到的。” 温砚秋扒拉着米饭,“我可以去问问价格。”

“不用。” 江冶摇摇头,从笔记本里抽出张纸条,“我表哥在县城开杂粮店,地址和联系方式在这上面。你去取酸豆角的时候,让他给你配货就行,记账上。”

纸条上的字迹依旧凌厉,地址后面还画了个简易地图,标着从车站到杂粮店的路线。温砚秋捏着纸条,指尖有点发烫:“记账…… 不太好吧?”

“等赚到钱再还。” 江冶喝了口汤,眉头微蹙,“还是太淡。”

温砚秋忍不住笑了:“你怎么总说汤淡?”

“事实。” 他一本正经地说,“盐浓度 0.9% 最适合人体,食堂的汤只有 0.3%。”

看着他认真的样子,温砚秋突然觉得,这个总把数字挂在嘴边的男生,好像也没那么难相处。她想起那张 Excel 表格,好奇地问:“你那个统计表格做得好专业,是不是经常做这个?”

“帮老家表哥做过苹果销售统计。” 江冶的语速很快,“他果园丰收,找不到销路,我写了个小程序帮他统计订单,后来在镇上开了家网店。”

温砚秋惊讶地睁大了眼睛:“你还会开网店?”

“不难,” 他说得轻描淡写,指尖在桌面上敲出 “嗒嗒” 声,像在敲代码,“HTML+CSS+JavaScript,三天就能搭个简易的。”

这些词语对温砚秋来说像天书,但她听懂了 “不难” 两个字。看着江冶低头喝汤的样子,她突然冒出个想法:“我们…… 以后也能开个网店吗?就卖家乡特产的那种。”

江冶抬眼,阳光刚好落在他眼睛里,亮得像有星星:“等订单稳定了,可以。”

他说得那么笃定,好像开网店就像买个馒头那么简单。温砚秋的心里,那个被按下去的念头又冒了出来,这次带着点实实在在的温度。

吃完饭,江冶收拾餐盘时,温砚秋突然想起什么:“对了,面试题库…… 谢谢你。”

“不用。” 他顿了顿,补充道,“那个岗位招两个人,你 ces 很大。”

“什么?”

“概率。” 江冶解释道,“根据往年录取数据,你有 67.3% 的可能性通过面试。”

温砚秋被他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的概率逗笑了,看着他转身离开的背影,突然觉得,这个总把数字挂在嘴边的男生,其实比谁都靠谱。

下午的课,温砚秋听得格外认真。市场营销老师讲 “目标客户定位” 时,她脑子里全是那些对着冬瓜炖排骨皱眉的同学,还有夏晓语说的 “好多南方同学”。下课铃一响,她就拿出手机,发现微信多了五条好友申请,都是看到便利贴来加好友的,备注里写着 “预订酸豆角”“想要小米”。

她激动地截图发给江冶,配了个欢呼的表情。

很快收到回复,还是那个算盘表情,后面跟着句:“比预期多 2 单,启动资金足够了。”

温砚秋看着屏幕,突然觉得,那张贴在楼道里的便利贴,好像真的变成了一只振翅欲飞的蝴蝶。

晚上回到宿舍,夏晓语拿着手机冲过来:“砚秋!你看我朋友圈,好多人问酸豆角呢!我妈说她明天就寄两箱过来,算我入股!”

看着夏晓语兴奋的样子,温砚秋心里暖暖的。她打开江冶发的 Excel 表格,开始录入新收到的订单,指尖在屏幕上飞舞,像在编织一张网,网住那些散落在校园里的乡愁。

录到一半,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是江冶发来的消息:“小程序框架搭好了,明天给你看。”

温砚秋愣住了。

小程序?他居然己经开始做了?

她回了个 “哇” 的表情,刚放下手机,就听到楼道里传来声控灯亮起的声音,接着是夏晓语的惊呼:“砚秋!你快来看!便利贴被人撕了!”

温砚秋心里一紧,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跑到楼道里。

公告栏上光秃秃的,她贴的便利贴和江冶的纸条都不见了,只留下几道淡淡的胶带印,像道丑陋的疤痕。

“谁这么缺德啊!” 夏晓语气得跳脚,“肯定是嫉妒你生意好!”

温砚秋盯着那几道胶带印,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闷闷的。她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做的决定,刚有了点起色,就被人泼了盆冷水。

“别生气,” 她拉了拉夏晓语的胳膊,声音有点发颤,“可能是宿管阿姨撕的吧,说不准不让贴这个。”

“宿管才不会管呢!” 夏晓语指着旁边的寻物启事,“你看那个都贴了一个星期了!”

温砚秋没说话,只是盯着那片空白的墙面。风从窗户灌进来,吹得她有点冷。

就在这时,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江冶发来的消息:

“便利贴我撕的。

小程序链接发你,以后用这个接单。

【链接】”

温砚秋愣住了,点开那个链接,屏幕上跳出个简易的小程序界面,顶部写着 “家乡味代购”,下面分着 “南方特产”“北方杂粮” 两个板块,和那张 Excel 表格一模一样。

她正看得发愣,又收到一条消息:

“楼道风大,便利贴容易掉。

小程序永久有效。”

温砚秋盯着屏幕,突然笑了,眼眶却有点发热。

原来他不是没看到,只是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问题。

她抬头看向对面宿舍楼,那个亮着灯的窗口还亮着,身影依旧低着头,不知道在写代码,还是在算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

而她的手机屏幕上,那个简陋的小程序界面,在夜色里闪着微弱的光,像颗刚埋下的种子,在无人知晓的角落里,悄悄发了芽。

只是温砚秋不知道,此刻的男生宿舍里,江冶正对着电脑屏幕上的小程序后台,看着那五条新订单,指尖在键盘上敲下一行代码:

“// 防撕毁机制启动 1.0”

桌角的空汤碗里,不知何时多了半勺盐,在灯光下闪着细碎的光。